第三十四章(第2/4頁)

假如這輩子眼一閉她真三生有幸能再穿越一次又正好回家的話,她這兩輩子活的就都是經驗積攢,到時候寫宮鬥小說,一定沒人寫得比她真!

這種宮廷大場合對她來說略有壓迫感,她在心裏頭亂想了一會,放飛腦洞出去,想起闊別已久的空調電視冰激淩,她爸做的燒牛肉燒排骨紅燒肉,心情略輕快了些。

祭祖無甚意思,出來之後齊在慈寧宮,太皇太後方賜了早膳,因人數眾多,只太皇太後、太後康熙比皇貴妃單設一桌坐下,其余人每人坐在椅上有一幾單吃。

布膳時太皇太後慢吞吞地囑咐:“再添一雙碗筷。”然後招手喚敏若過去,“一個人怪沒趣兒的,咱們坐著一處吃。”

這種日子坐在桌前,坐的是地位、吃的是體面。

倒是臉上有光,就是對胃不大友好。

不過宜嬪酸酸的、又很憋屈的小眼神多少在精神上給敏若找回了些快樂。

膳後向太皇太後行禮,親近的宗室女眷亦在,每人得了太皇太後所賜荷包一枚,恭敬謝恩。

敏若站得離皇貴妃最近,磕頭行禮時候在環佩叮當聲中清楚地聽到了皇貴妃脖子嘎嘣一聲響,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要不是記起還在太皇太後殿中,她一定已經萬分寶貝小心地捂住脖子了。

起來時她不著痕跡地瞥了皇貴妃一眼,打量她頭上戴著的滿鳳鈿,心內訕訕:看著脖子就疼。

“脖子”這兩個字儼然已經成為了敏若對自由的執念中的象形,健康的脖子象征著她不再作為皇城中卑賤如一根草芥的脆弱生命,而是已擁有了挺直脖子獲得健康頸椎的權利。

因今兒個定是好一番折騰,她只帶了身體最好的蘭芳出來,兩位嬤嬤年邁、迎春迎夏蘭杜她們要硬生生站一日也是考驗體力,站下來了怕得躺一天緩著。

蘭芳的體力最好,應對起這樣的體力消耗量顯得遊刃有余,還能在行走間扶一扶懶得其實一步都不想走的敏若,給她借點力。

實在是節慶典禮必不可少好幫手。

敏若在心裏第一萬次感謝起了先後。

除夕守歲應該是這一日裏最輕松的時候了,坤寧宮三面的暖炕都燒得熱烘烘的,火盆裏燃燒著的松柏發出窸窣的聲響,又傳出淡淡的松香氣。

大家仍是按照位份依次落座,但一年裏最喜慶的日子,再嚴肅的人都緊繃不起來了。

太皇太後的精神頭仍不大好,在炕裏頭倚著憑幾歪著,懷抱手爐聽晚輩們說笑。

小阿哥小公主們圍著太皇太後、太後與康熙笑鬧,年歲長大阿哥拘謹些,倒是幾個小的笑起來最歡快。

小孩子的笑聲最清脆悅耳,好像能叫人一下拋卻所有的負擔與憂慮。

小娃娃們被逗了一番後,敏若略倚著靠背,半闔著眼聽康熙的養女大公主背書,眉目平和舒展。

大公主是恭親王之女,早年被抱入宮中撫養,因她入宮之後宮內陸續立住了幾個孩子,太皇太後與康熙都認為她是有福之人,待她十分優厚疼愛。

大公主先前曾在先後膝下養過數年,蒙先後教誨,與先後親厚,敏若入宮之後她也曾到永壽宮問過安。她性情頗為斯文溫厚——不是敏若這種假斯文,是真斯文,待人接物都溫和有禮,又受先後熏陶,平日裏頗好詩書。

——在已入學的大阿哥是個偏科的文科學渣一名的情況下,大公主對文學的喜好儼然給了康熙不少心靈上的安慰。

大公主獻了首賀歲詩,一下把愛新覺羅家小輩的文化水平拔高了。

康熙簡直神清氣爽,先誇贊了大公主一番,賜予她一塊徽墨一只玉佩作為鼓舞獎勵,並道:“前些年朕還與你皇額娘說叫你們學琴的事兒,不過當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教你們,便暫擱置了。今兒個朕想起來,原是你毓娘娘的琴好,朕想著,往後你也向你與毓娘娘討教討教。她的琴極好,你用心學,必有進益的。”

大公主聽了先是微怔,但她沒有什麽厭學心理,也並不抵觸與敏若親近——先皇後病重,敏若入宮侍疾的那段日子,她與敏若是常接觸到的。

只是因為先皇後不願她小孩子在病榻前捧藥,不許她去永壽宮侍疾,她那段日子才存在感稍弱。但敏若每日也能見她一面,二人並不算陌生。

因而,她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康熙話音一落,大公主連忙謝恩,原在一邊養神的敏若沒想事情忽然就落到自己身上了。康熙話已落地、大公主也謝了恩,也沒有她反抗的余地,只能答應下。

教小姑娘彈琴嘛,隔三差五抽出一兩個時辰結局,不是大問題。

那邊太皇太後眯著眼聽小輩們說話笑鬧,本來半晌沒言語了,這會忽然道:“二公主和三公主也都大了,到了該學些東西的年歲了。本來,孩子們大了也該學些文字書畫,孝昭去前都不忘叮囑她們日後用心學習,這幾年,守著國喪,卻都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