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自從前線“捷報”傳來,康熙的心情明顯大不一樣,連續多日的陰轉大晴,看得出來前頭幾個月是憋得夠嗆,這段日子在他身邊待著都感覺處處是和風細雨了,宮人出什麽小錯疏也都一笑而過,可見心情之美。

他這天一晴,後宮裏就熱鬧了。也是年根底下了,各宮都準備裁制打造過年的衣裳首飾,爭取艷冠群芳大出風頭。

這種情況前提下,後宮第一土財主康熙就顯得格外搶手,正值地方將要進貢雲錦織錦,更是一年裏頭最後一茬搶手貨。於是康熙這段日子補品燉品喝得肚子溜圓,敏若心裏暗搓搓覺得他可能不到三十就要中年發福了。

當然這其中不免有敏若對皇帝這個職業的固有偏見的影響。其實在原身前世的記憶裏,康熙的身材三四十之前都保持得還算不錯,畢竟精於騎射布庫,不是只能提筆的弱質文人,有運動量跟著,發福也發不到哪去。

至於後面嘛……原身那時候也不在了,自然也就不好說了。

不過按照康熙“多動症”一樣的每年活動頻率推算,五六十之前應該也胖不到哪去。

敏若沒事在心裏瞎叭叭又沒必要隱引用實例仔細推算,這段日子法喀大出風頭,她在宮裏行事愈發低調,采取非必要不出門政策——主要她平時也沒怎麽出門,頂多偶爾禦花園或者鹹福宮、慈寧宮,這段日子太皇太後精神不濟,慈寧宮也有日子沒去了,出門的次數就更少了,如今又天寒地凍的,她恨不得幹脆就長在火炕上,出不出門也沒什麽必要的。

由於認識到自己心理問題已經略微有些嚴重了,敏若最近試圖尋找一些當下關於心理學方便的叢書——找不到大夫也不能找大夫,那總得試試自救吧?

可惜時下好像並沒有專業研究這方面的書籍,至少敏若是沒有找到,講究心境的多是佛道兩教的經文典籍,敏若沒有改投唯心主義的意思,隨意翻了兩本,真理沒悟到多少,心態也沒有多少改變。

主要這種經文多半是講心境的,要心懷大善念、要心平如止水,她心有大善念不見得,但心靜卻是從前用了十幾年逼著自己練出來的本事。

在清朝活了四年多,除了上回法喀的事,再就是先後大行時,除了這兩回,她自認心境從未有過大波動。

因為心亂了就難免帶到臉上,哪怕再擅長控制表情,也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在專於攻心擅於攻心的人面前,哪怕露出些微一點都是致命的。

敏若在這上頭吃過虧,所以咬著牙逼自己把所有的情緒都壓住了,壓到最後心如止水,鮮少有事能在她心中驚起大波瀾。

所以說經書看了等於白看。

她於是認識到自己想要從外界尋求幫助是沒路子可走了,幹脆繼續擺爛放平。

還是那十四個字“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這句話被敏若認為是人生在世的至理名言(主要是實在想要擺爛時候拿出來用的至理名言)。

可惜這宮裏大部分的嬪妃似乎都不認同這句話。

她們大多數人都信奉“先下手為強”。

趁夜色,迎夏在永壽門內的一段青磚路上先後見了兩個人,回來時敏若正在暖閣裏看蘭杜蘭芳她們整理衣裳,聽見迎夏進來的腳步聲,隨口問:“有什麽事這麽急?”

“乾清宮傳出口風了,三藩前線事情一了,萬歲以此大喜慶功,可能會大封後宮。”

這是原身上輩子就有的事,在原身的前世,她正是在次年被正式冊封晉位為貴妃,在此之前只是沒行過冊封禮的妃,同時還有佟貴妃被晉封為皇貴妃,掌六宮事務,惠宜德榮四嬪晉封為妃。

這是徹底奠定了康熙早中期後宮格局的一次大封,可惜今生敏若先以貴妃位入宮,佟貴妃也早於前世正式被冊為皇貴妃,一下少了位分極高的兩位,就顯得今生這次即將來臨的大封沒有那樣重量級。

敏若轉頭看向了迎夏,“景仁宮有動靜?”

“還有承乾宮。”迎夏輕聲道:“萬歲有意晉封惠宜德榮四位嬪主子為妃,景仁宮那邊似乎不大想讓德嬪受封在承乾宮,成為承乾宮主位。”

“是不大想讓德嬪做承乾宮主位,還是不大想讓德嬪受封為妃,發現無法動搖皇上的想法,才退而求其次?”敏若看著她,眨眨眼,“德嬪呢?她要搞什麽動靜?”

迎夏無奈一笑,“您看得通透。年底了,宮裏各處對賬,烏雅家在內務府也算有些經營,想弄出些疏漏來不難。”

這幾年宮裏的事是誰管的?可不是佟皇貴妃麽。

外頭的也就算了,內宮裏的賬目若是出了疏漏,康熙少不得要問責佟貴妃。

只是……敏若略想了想,這裏頭的因果關系得倒過來算。

她沉吟著道:“是德嬪先想給皇貴妃下絆子,皇貴妃知道了消息,拿著想要反將她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