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

兒子突然一反常態, 雍正不禁有些好笑。

許多時候,混不吝的幺弟出的餿主意,總是能帶給他驚喜。

雍正叫貼身侍候的太監們給一層一層上了朝服, 正冠,才轉過身從屏風後頭走出來道:“行了, 起吧。”

“朕上月納了直隸巡撫李維鈞的上折提議,要由京師向全大清推行‘攤丁入畝’。燕京的田產清查朕交給允礽和允禟了, 你去跟著,將遇到的一重重問題記錄呈回來,到了推行地方時,也好有個對策。”

弘歷跟著雍正一路走到了養心殿院中,眸中不禁染上幾分嚴肅。

這事他聽老師朱軾提起過。

若辦得成, 定是一件於國於民有利的大好事。

所謂攤丁入畝,還得從“丁銀”說起。

從前,前明一朝便有“丁銀”,也稱作人頭稅。但明朝皇帝他不自己收,反而讓地方官收取。後來,大清入關, 順治爺為了杜絕地方中飽私囊的問題,開始編審人丁造冊,由朝廷直接收取丁銀。

僅順治十八年, 直隸省征得300萬余兩銀,1萬2千石米。

到了康熙五十年, 最後一次編審人丁後,聖祖爺就推出了“滋生人丁, 永不加賦”的新政。

這攤丁入畝, 就是在聖祖爺的基礎上, 將定下來的丁稅平攤入田賦,改征收“地丁銀”。

說白了,動的是地多的富人們兜裏的銀子,沒有田地的反而解放了。

弘歷想想也知道,這田產清查的第一步,該有多難走。

雍正沒聽到人回話,側過頭瞟他一眼:“怎麽,不敢去了?你放心,朕即便不說,你幺叔也會借著巡視莊子的名義溜過去玩的。”

弘歷:“……”

不,兒子反而更擔心了。

面對雍正探問的眼神,弘歷什麽也沒說。就像他不會直接問汗阿瑪為何如此罰他。

這是他們父子之間從藩邸時養成的相處方式。

阿瑪是天子,而他即是兒子也是臣子,也就只有幺叔這般性情,不論在何處都全憑本心做事了吧?

弘歷說不清自個此刻心情。

好面子的他此刻滿腦子只有一句,那五兩銀子算數嗎?

*

田間隴上。

允礽著一身圓形補子補服,看著面前蹲在地上的小幺,神色頗為無奈。

小家夥一身錦袍小褂,頭上戴著紅色瓜皮帽,蹲在地頭怎麽瞧怎麽不搭。偏偏老九在一旁幸災樂禍的,還慫恿叫幺弟親自丈量土地。

隴上立了不少官差,都是戶部臨時抽調來的。

允礽最近跟直親王打的頻繁了些,見九弟沒個正形,手中一沓剛交上來的清丈歸戶單揮了揮,落在允禟腦袋上:“行了,小幺既然來了,這片也正好有他的莊子,便帶著吧。”

允禟合不攏嘴:“正好,待會兒弘歷來了,一塊帶著去見識見識隆科多那狗腿子。”

胤小祕一聽,量個土地怎麽還跟隆科多扯上關系了,連忙起身:“什麽狗腿子!九哥九哥,我也想知道!”

允礽一看,這哥倆又要開始了,連忙叫左右退下。

允禟講故事是一絕,三言兩語就把小團子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

原來,京郊陶家莊這一片土地最多的,是一位姓陶的員外。

陶家老爺人傻錢多,閑著沒事給自己捐了個員外郎做做,隨後不知怎麽搭上了隆科多這條線,每年給佟家提供了不少進益。

相對的,隆科多手底下的人自然也會照拂陶家一二。

今日,陶員外這狗腿子便是以為隆科多還能為他撐腰,竟然叫管家出面,堂而皇之拒認“清丈歸戶單”,說自家沒有這些土地。

胤小祕聽完,一臉憤憤:“捐官出來的,是不是都是這樣貪得無厭的人呀!那豈不是太糟糕了。”

允礽正色:“也有例外,如今皇上重用的雲南鹽驛道李衛,當年便是捐了個員外郎,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不過捐官的確實絕大多數都是庸人。”

小團子心想:怪不得二筒說捐納制度不能要呢。

他又問允禟:“那九哥,今個你們是打算怎麽辦呀?”

允禟笑笑:“不是說了嗎,帶你們上陶員外家裏蹭飯去。”

九爺不正經,小幺自然要跟著起哄。兄弟倆一唱一和,搞得查家產賬目這件事,頓時沒了半分嚴肅勁兒。

允礽無奈笑著,只希望弘歷不要也是個小搗蛋鬼才好。

正念叨著,人就打馬趕來了。

弘歷是先去的戶部,聽說已經出來了,連忙火急火燎奔來。秋高氣爽的天,他從馬上翻身下來,卻弄得滿額頭汗,連身上帶了補丁的常服也暈濕了大片。

允禟驚奇與允礽對視,皇上說的竟是真的。

從前見這個四侄子可最是講究,如今被小幺蹉跎的,嘖嘖。

允礽忙道:“慢些走,弘歷。”

弘歷喘著粗氣告罪:“是侄兒來晚了,叫兩位皇叔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