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開館

新的一年,因更多投資商湧入,使得油市這座小城市的經濟蓬勃發展,到處都是一派新氣象,一切都欣欣向榮。

然而對李瑤林而言依舊是攢不住錢的一年。

那置換下來的450畝灘塗,她只處理了文創產業園那邊的150畝,架海的則因顧不過來(沒錢)暫緩開發。

可僅僅是處理那150畝灘塗,她便得承擔起每天十萬元的運營成本。

幸虧文創產業園的工期只剩商業街的部分商業建築,不用再像前期和中期那樣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文創產品批量生產後,銷售額大幅度提升,生廠區和辦公區的租金也替她緩解了一部分壓力。

當然,沙灘的面積擴大後也是有好處的,她不用再進行常態化“客控”和限流,這1.5公裏長的銀色沙灘足夠讓上萬遊客在同一時段遊玩而不會顯得擁擠,遊客的遊玩體驗也就上來了。

還有,原本的銀色沙灘太小,她本不打算發展“住”這一產業,想著留點錢給別人掙也好。可誰能想到她會突然擁有這麽多灘塗呢?這麽大的沙灘,不建一些度假木屋有些浪費了。

於是她在銀色沙灘及文創產業園周邊的空地處規劃了一百間度假木屋,其中二十間木屋別墅,三十間供家庭居住的雙房型木屋,剩下五十間則是價格便宜、入住率最高的單層獨棟小木屋。

至於這1.5公裏長的沙灘附帶的海域,除了沖浪項目外,也開發了水上翹板、水上魔毯等海上娛樂項目。

不過遊客呼聲最高的其實是希望她再開一家海鮮自助餐廳。

很多到過島上的遊客發現,自從在島上吃過一回海鮮之後,他們很難在同樣價位的海鮮自助餐廳吃到如此新鮮且美味的海鮮。

可行舟島的門票太難搶,他們幾乎無法再回到島上吃一頓海鮮大餐,於是盼著島主能在文創產業園開分店。

為此,李瑤林讓宣傳部門在官博予以了回復,表示行舟島的海鮮自助餐廳是獨一無二的,不會再開分店。

但是,遊客也不是無法在行舟島之外的地方吃上正宗的行舟島出產的海鮮。

幹貨類有坡頭村合作社加工生產的魚幹、魷魚幹、瑤柱幹貝等,除了線下門店,線上也能買到。

不想吃幹貨,那也有冷鏈處理過的水產——嶺南省多地的大超市都有行舟島養殖的大黃魚、生蠔、鮑魚、魷魚等水產供應,運氣好的市民偶爾還能買到兩三百斤往上的黃鰭金槍魚。

至於想吃點新鮮的、烹飪前還活蹦亂跳的,產業園有兩家海鮮自助餐廳也能滿足。

這兩家海鮮自助餐廳都是以加盟的形式跟行舟島開展合作的,不過和一般的加盟店又有很大的區別,首先行舟島不收加盟費,也不參與店鋪的經營管理,商家有自主支配店鋪的權力;

相對的,商家也不得帶行舟島的名字和商標。

只是他們跟行舟島簽訂了長期的海鮮供應合約,他們可以以“行舟島海鮮”為噱頭招徠食客,但在這個合作的前提之下,需要保證行舟島是它們唯一的海鮮供應方,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得濫竽充數,以次充好。

擱以前,島主是懶得去開展這種容易發生糾紛的合作的,但成立法務組後,她不必再懼怕各種麻煩和商業糾紛。

而“吃”又是旅遊產業的收入大頭之一,她必然不會放棄這個掙錢機會——她現在窮得很,有上千個員工要養,還有行舟島、產業園和架海這三大景區的項目要開發,不開源怎麽可持續發展!

除了想“開源”之外,她之所以會答應讓商家加盟,也是想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替行舟島海鮮自助餐廳減輕一部分用餐壓力。

到過行舟島的遊客往往會這麽評價島上唯一的海鮮自助餐廳:三星級的裝潢、四星級的服務、五星級的美食,到了行舟島不吃海鮮算白走一趟!

海鮮自助餐廳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經營,早已升到了四星,解鎖了諸多頂級餐廳才能吃到的海鮮,因此,即便它的價格上漲至518元一位,卻依舊沒能抵擋住遊客們就餐的熱情。

曾經行舟島日均遊客人次只有兩三千、海鮮自助餐廳也只有一二星的時候,就餐的人數就占了一半以上。

後來每天登島的人數達到了四千人,用餐人數增加使得海鮮自助餐廳的升星速度也變快了不少,而升星後解鎖的海鮮又吸引了更多遊客留下來就餐。

加上假日酒店開始經營後所居住在島上的遊客,用餐人數暴漲,甚至有一部分遊客就是沖著吃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來的。

偏偏自助餐廳升星後,除了座位增加了500多個外,開放用餐的時段依舊沒有變化。

也就是說,下午13點、晚上18點後,將不再放號,13點、18點之前拿到號的客人還可以排隊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