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2/4頁)

她的這些話讓大家對裏邊的情況越發好奇。

一部分不差錢的遊客心想,上千元的酒店都住了,還在乎這九十元嗎?!

他們果斷地買了票,然後把手機上交鎖在了售票處的儲物櫃裏。

其余幾個人見狀,也猶豫地掏了這份錢,剩下的人都打算等這部分遊客出來了,打聽清楚裏面的情況後再決定要不要進去。

拍攝組也想進去,林綺桐已經提前得到了李瑤林的囑咐,對導演說:“裏面的情況特殊,只能允許一個人進去,而且裏邊不允許使用閃光燈,誰來都不能例外,還請你們遵守。”

攝影組面面相覷,最後決定由導演扛著已經關閉了閃光燈的攝影機進去拍攝。

導演跟在幾個遊客的身後,穿過幾米寬的橋。雖然看不見底下,但他知道這下邊都是礁石。

眼瞧著都要走到海邊了,他們才來到“玻璃罩”前。

只見一條長長的樓梯一直斜斜向下直插入海,透過透明的玻璃隧道,他們能看到拍打在玻璃上的浪花,在太陽的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海水之下的樓梯也有折射下來的光閃耀。

先前提出“海洋生態走廊”在海底的遊客有些驚訝:“還真的入海了?!”

不過這些遊客都是坐過地鐵,也逛過海洋公園的,對此倒不算太震驚。

沒有人願意爬樓梯,所以都從扶梯下去了。

隨著扶梯的運轉,海水漸漸地沒過了他們的頭頂,他們看到了熱帶魚在上邊遊動,也看到了被海水沖上來的細沙,還看到了吸附在玻璃上的海星……越往下,能看到的海洋生物便越多,而且種類逐漸豐富。

他們不知道自己下到了多少米的深度,但扶梯的盡頭有提示,他們在水下十米深的海域。

而這仍不是這條走廊的終點,倒不如說,這是走廊的起點。

離開扶梯後,底下的廊道材料一下子就變成了透明的有機玻璃,不,應該說,幾乎所有的墻體、天花板都是透明的,底下能看到成片的海生植物,走在這上面就像走在玻璃棧道上一樣,外邊的景觀也一覽無余。

走廊的兩邊是形狀各異的珊瑚,數量之豐富,光導演認識的就不下五十種!

一股電流從導演的尾椎往上躥,直沖腦門。

他開始覺得有意思了。

有遊客已經被兩旁的海底景觀所迷住,而有的遊客還在試圖用科學理性的思維來討論這裏:“這裏的光線未免太好了點,海底十米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看外面就跟看魚缸一樣,就差往周圍添加一些霓虹燈了。

一旁的遊客嗤笑:“那是你沒在行舟島潛過水,只要潛過水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沒潛過水怎麽了?”

“這是行舟島的特色之一,別的地方,哪怕是泳池,只要到了幾米的深度,光線往往會變得很差,所以周圍看起來有些暗,看什麽都看不清楚。可行舟島不一樣,哪怕下潛到八米,目視的效果都可以保持得很好。當然,我下潛的深度最深也只有八米,所以這裏著實讓我有些驚喜。”

他們還可以分心討論這些,別的遊客卻已經忘記了這裏是什麽地方,有人看到海底有兩只龍蝦在幹架,旁邊圍著幾只龍蝦不知道是在吃瓜還是在給它們搖旗呐喊,樂得這遊客噗嗤笑出聲。

有人看到幾只扁扁的生物在海底遊動,下意識地尋求旁人的幫助:“那是什麽東西?”

旁邊的遊客不確定地:“電鰩?”

“不像,鰩圓乎乎肉嘟嘟的,這個應該是魟。”

導演說:“你們都說錯了,這個是鱝。”

“這是魟,鱝長得像蝙蝠,這個一點都不像蝙蝠。”

“只有蝠鱝才會像蝙蝠,要想區分鰩、魟、鱝,最直觀的方式是看它們的遊動方式……”

導演科普起來險些忘了自己這是在拍攝,而遊客看到他的攝影機,知道他這是在拍紀錄片後,為避免自己到時候出現在節目上丟人,最後偃旗息鼓。

就在眾人沉浸在海底的世界,開始討論和了解他們鮮少觸及的海洋知識時,一個年輕男子逛了一圈回來,撇撇嘴,說:“這也沒什麽呀,水族館都能看到這些!”

眾人就像被潑了盆冷水,那種見到新鮮事物、分享知識的激情也瞬間被抹平。

他們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但決定還是往裏邊走一走。

走了百米左右便是盡頭了,但是左右還各有一條分岔路,那年輕男子在後邊抱怨:“水族館要看什麽沒有呀?花了90塊,除了這些海鮮,連一條大一點的魚都看不見!”

他越想越覺得這90元虧了。

一個遊客不耐煩地說:“閉嘴,水族館怎麽跟真正的海相比?這些可都是自然生長的,多的是在水族館看不到的生物!”

年輕男人不忿地要跟他爭吵,周圍的人勸道:“這裏不許喧嘩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