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迷航(第2/3頁)

鄭軒和林綺桐倒是贊成推出明信片來,前者認為這也是一種推行行舟島文化品牌的方式,後者的想法則更加活潑。

林綺桐說:“不是有款戒指的營銷策略是‘一生只能定制一枚’嘛?我們也可以啊,一生只能買一張,這樣明信片的價值不就體現出來了嘛!”

李瑤林:“……”

鄭軒:“……”

你確定要抄作業抄得這麽明目張膽嗎?

說到如何讓明信片變得更具有價值,林綺桐有些怨念地說:“話說,我們行舟島的初版門票現在已經炒到了三百多塊一張了。可惜我第一次過來的時候還沒有門票,後來也沒趕上第一版門票!”

鄭軒說:“我知道我們部門的兼職梁穎手裏就有不少初版門票,她說大家當初把門票當垃圾給扔了,她收集了幾十張,沒想到現在會這麽值錢。”

初版門票發行時的目的只是留給遊客做紀念,並不像現在這樣可以在後台通過編號確定遊客的身份,因此收藏價值高。

如今這版門票十不存一,梁穎一個人就攢了幾十張,這要是傳到外頭去,只怕會有不少人去找她收購。

林綺桐準備給梁穎打電話:“趁現在還沒炒得太高,我找她買一張去!”

鄭軒沒管林綺桐,她對李瑤林說:“明信片制作成本低,不容易虧本,可以試試。另外,我覺得七筒的話也不是完全沒道理,明信片可以不限購,但可以設計一些特別的紀念票,搞個限購……”

李瑤林點點頭:“行,我讓齊副總去跟郵政談一談這方面的合作。”

她頓了下,透過窗戶看向山頂剛修好的燈塔,問:“你們覺得燈塔的一層用來做什麽比較合適呢?”

“能做什麽呀,放雜物?”林綺桐說。

鄭軒說:“格局打開一點,燈塔雖然不是誰都可以上去的,但一層的大廳還是可以對遊客開放的呀!我覺得做陳列室就很不錯。目前我們行舟島還沒有專門宣傳、展示我們行舟島文化的展廳,可以將行舟島的發展做成文化墻,放在陳列室展示。”

林綺桐問:“陳列室不是應該放在像招待大廳那種進出的遊客比較多,方便遊客看到的地方嗎?”

“有幾個遊客路過那些地方時會停下來觀看啊?而且那裏的人流量比較多,人人都停下來觀看,不就造成擁堵了嗎?燈塔一層的那個房間就很合適,不需要擺放什麽展櫃,只需設計四面文化墻,展示行舟島的開發過程。

“很多人不是對行舟島的開發歷史很感興趣嘛,來陳列室就能看到了。而且我們可以聯系拍攝到珍稀動物的攝影師,跟他們購買照片,掛在墻上,提升行舟島的文化品牌形象。還有,問問旅遊雜志那邊有沒有庫存,寄幾本來這裏,遊客還能翻看一下……”

李瑤林跟林綺桐瞠目結舌,紛紛鼓掌:“軒哥,牛逼!”

不得不說,鄭軒在專心幹事業之後,這腦筋轉得是真快!

“軒哥,那這陳列室……”李瑤林開口。

鄭軒擺擺手:“陳列室肯定歸宣傳部門管。”

林綺桐:“……”

你別三言兩語就給我們增加工作量啊姐兒們!

盡管林綺桐在心裏哀嚎,但這項任務最終還是落到了宣傳推廣項目組的頭上,林綺桐作為該組主管,就被宋經理安排來幹這事了。

這一天夜裏,行舟島的燈塔第一次亮起了燈。

……

茫茫大海中,漆黑的海面上,一艘漁船正在黑夜中劇烈地搖晃、上下起伏。

風大雨大,浪也很急,而夜空中偶有猙獰的白光劃過。對有多年經驗的老漁民來說,這是風暴逼近的征兆。

“還沒修好嗎?到底是哪裏出問題了?”船老大抓著船上的欄杆,著急地砸了砸窗,裏面的男人已經急出了一身汗。

他說:“應該是信號接收器出問題了。”

船老大臉色鐵青。

一個小時前,天上就下起了雨,風浪也開始變大,船老大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也不放在心上,結果沒多久,船上的AIS防撞雷達就失效了。

他們這種小漁船並沒有安裝太高大上的雷達,只有避免觸礁或與別的船只相撞的防撞雷達,偏偏在遇到風暴的時候故障了!

要知道遭遇海上風暴的船只不一定會翻船,但船員很難控制它的航行方向,一旦被風浪帶到有礁石的地方,又或者碰到別的船只,那被撞得稀碎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風浪越來越大,船身的傾斜角度也越發誇張,仿佛船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船員對船老大說:“風暴快來了,我們抓緊時間返航吧!”

另一個船員說:“來不及了,得卸掉一些魚,減輕重量,不然我們跑不過風暴!”

船老大當機立斷:“卸!”

雖然這一卸要賠本,但總比沒了性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