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地標(第2/3頁)

好在人魚廣場的施工時長也不是特別慢,只需45天,這一個半月,她還是等得起的。

……

“三娘,是我埋頭加班太久沒去逛過島了嗎?我來的時候,發現島上好像變了個樣!”

早上七點半,鄭軒到員工食堂吃早餐時看到了李瑤林,便在她身旁坐下,說起今早的新發現。

她最近既要趕制各種手辦原型,又要上網課學建模,每天都是員工宿舍與辦公室兩點一線。但秦玉堂給她上課時讓她多些觀察身邊的物體,這可以鍛煉她更加了解這些物體結構、形態,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表現,所以她習慣了觀察沿途的景致物體。

今早這一觀察,就發現了不同。

李瑤林沒想到小姐妹觀察這麽細致,她佯裝不上心地反問:“變什麽樣了?”

“唔……”鄭軒回憶了一番,“公路兩旁的綠植變多了,路邊多了一些太陽能景觀燈,我過來的那段路中間還多了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小亭子,公廁的外形也變得非常漂亮。”

“你覺得怎麽樣?”

“挺好的,感覺景觀環境整體上了一個档次。”

李瑤林滿意地點點頭:“看來這次升級改造的效果十分不錯。”

鄭軒恍然大悟,原來是對景觀進行了些升級改造。只不過,施工動靜也太小了吧?要不是她觀察細致,她還真就忽略了。

她又問:“那山上呢?我看見有施工告示和鐵皮墻,那兒在修什麽?”

“燈塔,回辦公室給你看看效果圖。”

鄭軒笑說:“島上的設施是越發齊全了。”

其實不只是鄭軒,其他員工也發現島上的設施升級了,但他們對這種悄無聲息的施工情況早就習以為常,因而並未放在心上。

上班沒多久,保護區管理站的站長便來找李瑤林商討她打算在保護區內建一個廣場的事。

李瑤林感受到了在保護區內起建築跟以往有什麽不同,她在放置燈塔地標時,項目就直接開始立項施工了,官方那邊的手續也自有小人魚解決;而她在保護區內放置人魚廣場,雖然也獲得了官方的批準,卻多了跟保護區管理站的人商討這一步。

雖然在管理站看來,行舟島是已經跟官方就建設這座廣場的事達成了協議,但管理站還是想從保護工作的角度出發,獲取保護區該得的利益。

李瑤林拿出跟官方簽訂的相關文書,說:“該區域的運營成本和衛生將會由我們行舟島負責承擔。如果發生安全事故,責任方也在我們行舟島。另外,我會再拿出門票收益的5%作為行舟島對保護區工作的支持。”

之前行舟島已經跟官方取得共同開發經營的協議,為此行舟島還拿出門票收益的5%來作為保護區的“經營收入”。

當初行舟島日均遊客接待量才500人,門票收益在一萬元左右,所以每天五百元的收益對保護區而言並不是很多。可現在,行舟島在旅遊淡季,日均遊客也至少3000人,門票收益五六萬元,行舟島在原來的讓利基礎上再讓5%的門票收益,保護區每天的日常收入就有將近六千元。

站長也沒意見了,人魚廣場得以順利地在行舟島的北端開始修建。

4A級景區的效應不僅體現在APP的更新和獎勵上,對很多人來說,這塊小小的牌匾具有權威性,大眾對該景區的評價較高,對它的經營理念、文化也比較認可。所以在新聞報道行舟島被評上4A後,越來越多遊客知曉了它的存在。

國慶時,行舟島的知名度為30%,按照系統對“知名度”的定義,必須得1000萬人以上知道並對行舟島有正面的印象才符合條件。

經過這一波媒體宣傳,已經有至少2000萬人知道,並對行舟島有正面的形象,甚至有來旅遊的意向了。

尤其是入冬後,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已經跌至個位數,最北的東三省甚至已經開始下雪,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就在假期的時候選擇到相對溫暖的南方度假。

往年瓊海是最受歡迎的,但今年行舟島異軍突起,不少遊客都往行舟島跑。他們先飛到鄰市的機場,再坐一個半小時的順風車來到寶仁港碼頭。

很多家在油市,人卻在吳市上班的順風車司機發現,最近目的地為寶仁港碼頭的訂單越來越多,以往他們一個月賺的外快剛好能補貼油錢和過路費,最近不僅回本了,還有盈余。

除了耳熟能詳的嶼海公園、露天礦之外,他們很少關注油市哪些景區比較好玩,因此向他們打聽行舟島的遊客多了後,他們為了能回答相關的問題,也不得不去了解一下行舟島。

結果這一了解,就發現自己落後了,——他們竟然才知道“家裏”有這麽漂亮的景區。千裏之外的客人都蜂擁而至了,他們這些“家裏人”卻還沒去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