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頁)

演播室裏兩位解說,剛才在淩放著陸滑行的過程中,不禁都跟著他一起攥緊拳頭,也是直到他穿過跌倒線,才舉起手來,異口同聲地發出了輕快的歡呼:“好啊!”

這一跳的成績,和上輪加總之後,我們的小運動員,有可能沖擊金牌!

成績有效,電視屏幕左下角,也實時亮出飛行距離數值。

“115米!天啊!”女主持人驚呼起來:“淩放的這一跳!的確是遠超第一輪和本輪前面所有選手的一跳!”

電視轉播畫面當前已經被一分為二,左側,是實時進入停止區,和隊友打招呼,即將前往休息區等最終成績的淩放鏡頭。右側則是剛才這次飛行的回放。

女主持結束驚嘆,在專業素養的支撐下,她克制住激動繼續說著:“……好的觀眾朋友們,讓我們在等待姿勢分的同時,來看看剛才中國選手淩放這一跳的回放……蘇靖老師,您看,這一跳我們是否有機會拿到金牌呢?”

邊上才反應過來的蘇靖,卻已經什麽也顧不上了。

他沒有回答女主持人,事實上,他有些失禮,都沒有聽她到底說什麽。

當著鏡頭,蘇靖就開始手忙腳亂地翻桌子上的紙質資料,同時嘴裏在念叨著:“不是不是、利勒哈默爾這塊跳台、最好成績紀錄是多少!!!”

利勒哈默爾K90的這塊是老牌標準跳台!歷史最好成績紀錄呢?資料應該有啊,他的印象不一定準確啊,還是得要查一下!這裏的紀錄是多少來著……多少來著!

跳台滑雪確實是沒有世界紀錄的。

雖然在吉尼斯之類機構,有所謂的紀錄,在一般觀眾的概念裏也會有一個某某比賽、某某人跳多少米是“世界紀錄”的概念,但實際上,由於大部分跳台依山而建,順勢落成,場地各不相同,不同跳台的基本坡度、總長度都不一致,連每座跳台的K線和HS線,都是FIS用一套復雜的系統劃分的,所以,其實只有最好成績概念。

跳台滑雪,號稱是看距離的項目,聽起來和跳高、跳遠的純客觀項目接近,不過差異還是很大。

對剛入門的觀眾而言,這個最佳記錄的概念,反而都不如自由式、單板等項目一目了然,起碼雪上技巧類項目,大家能查得到世界上有哪幾個人、做到過哪幾個動作。

跳雪的歷史最佳還要分跳台,這個知識相對就有點冷門了。而且,最佳也只是參考,畢竟,風、雪、溫度對距離的影響,都太復雜。

——加上如前所述、這麽復雜的鋪墊和前提,現在是可以說:淩放,作為一個生長在幾乎沒什麽跳雪人才的地方的新秀運動員,刷新了利勒哈默爾這塊北歐老牌跳台的最好成績。

蘇靖已經激動地舉起了手裏剛才找到的資料,對著鏡頭大聲說道:“利勒哈默爾標準台,K線90米,HS線101米。它的正式比賽距離紀錄五年以來,一直停留在了110.5米,保有者是一位已經退役的挪威跳雪運動員!”

利勒哈默爾標準跳台的歷史最佳飛行紀錄,被年僅16歲的中國少年淩放,一次性提高了整整4.5米!

還有七個人沒跳呢,但解說間裏的蘇靖已經下了結論:“我現在就可以告訴大家,這就是冠軍的一跳!”

電視機前無數觀眾和他一樣,聽完這句話後,開始對著屏幕樂。

淩放其實也很興奮,他還想著和葉飛流慶祝下呢。

不過,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跳雪運動員基本是人類脫離安全繩索,從90米以上完好無損抵達地面的速度極限。

教練席也在跳台上,只是不在起跳區的跳台頂端,而是在側面。

因此,教練們一般是會看著運動員跳下的全程,再下教練台和運動員在休息區碰面——反正,要追是插翅都難追,不如慢悠悠下來碰頭。

造成的一個遺憾是,跳雪運動員就沒法在完成一次滿意的跳躍飛行後,立刻和教練擁抱慶祝,就像其他很多項目那樣。

葉飛流滿懷興奮地下到休息區,一看——小徒弟都已經挑好想喝的牛奶了,正在那裏一邊看著接下來選手跳躍的實時畫面,一邊噸噸噸呢。

“太棒了這一跳!全都發揮出來了!”葉飛流興高采烈沖過去,用摟草打兔子的力道,緊緊摟過小徒弟。

淩放矜持:“咳咳咳咳,輕點兒……”不過嘴角已經泄露了他心裏的小小得意。

方唐在邊上笑看他們,甚至掏手機抓拍了一張。

被放開後,淩放指了指實時屏幕上已經出到倒數第二位選手總分的畫面:“我覺得我起碼第二……如果真第一,是不是就可以跳K120了!”

利勒哈默爾就有K120大跳台啊,就22年前飛聖火那座台。

大跳台,就並排在他剛跳完的90米標準台邊上,如果可以跳,他這次等冬青奧賽事完了,說不定就能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