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路人呢, 總歸各帶立場。而且粉圈這種地方,凡有過摩擦,必留下痕跡。

也有看各類節目時不滿淩放鏡頭多的、或者和沈擒舟是對家的女星粉, 在冷眼旁觀。

有人發微博潑冷水:“我查了一下淩放出國比賽的成績, 幾次洲際杯了, 賽事冷門、成績一般,國內都不怎麽報道。這比賽據說競爭強度不大, 每個洲好多站, 我貼個國際雪聯官網自動生成的表格。”

去年的第一次日本洲際杯,淩放還是第二名呢, 後來又有一站在北美, 一站在歐洲,淩放的名次依次是第25和第31名,大幅直線下落, 眼看著再跌就要跌出前40名那個畫綠色的、什麽決賽輪圈了。

哪怕不懂這項目, 也看得出不妙。甚至讓人懷疑第一站銀牌是撞大運的。

“啊這……”

官網表格自帶折線圖。粉絲們看著那條筆直向下的線, 沉默了:陷入沉思.jpg

與此同時, 馬爾賽也正和淩放討論這個:“我說放啊,你今天穿隊服拍合影, 你也還有點兒名氣的, 剛有劇火爆起來, 國內肯定很快就扒出來你在跳雪……”

淩放坐在旅館房間的床上, 翻看著隨手拿的本地報紙體育版, 頭也不擡地“嗯”了一聲。

他又沒想瞞著。

馬爾賽撓了撓後腦勺,難得還又想了想, 才接著說:“那個、其實我就是想說, 那個啥, 連續幾站洲際杯,葉教安排你以賽代練、調整技術動作……嗐,我就是覺著,成績不好看的話,你粉絲會不會失望啊,網上還有那種鍵盤俠,會不會噴人啥的……”

他這兄弟可還小呢,別被影響心態!

他的小兄弟淩放淡定地收起報紙,折疊放好,沉靜地看向馬爾賽,“無所謂。”

競技體育有起有落,知道自己要什麽就行,他心態穩得很。

這項運動,對於運動員體型和體重的要求非常嚴苛,跳雪運動員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體態普遍修長,淩放由於年齡原因,在同台競技的男性運動員中體重尤其輕。

空氣的浮力對體重輕的人而言,當然是利好,但是,助滑期可是靠重力自由落體,重力勢能轉化成動力勢能,給人體初速度的。

同樣都是90米跳台,馬爾賽這個大個子上去跳,哪怕他站直了,以承擔最大空氣阻力的狀態出發,等到達起跳點,瞬時速度也能夠輕松超過90公裏每小時,可是淩放就算把身體姿態控制再完美,流線型再好,他出去那一刻,速度頂多就82公裏每小時,台端是有測速器能看到瞬時速度的。

當人從起跳點離開跳台,瞬間向前的速度,基本是運動員全程速度的峰值,一旦躍入空中,空氣阻力的影響就很大了,畢竟就是靠這個作為滑翔升力嘛。

淩放的初始速度,顯著低於普遍16歲以上的洲際杯同台競技運動員,尤其他還是亞洲男運動員的體質,還不如人家壯。

——可是他總不可能就此放棄進步、等待長高!

男性運動員成長期增肌要慎重,在身高沒定型的時期,最好是用適合輕型運動員的技術,去彌補體重帶來的不利影響。

但是也要謹慎,如果技術動作練定型了,以後長高了想練回來也是個麻煩。

這種調整,本就該需要千百次跳躍和飛行,才能打磨出來。不過,不止淩放,全世界有條件這麽培養的青少年跳雪運動員都不多——這也是跳台滑雪國際青少年賽事只劃分20周歲一個档位的原因,獲獎的基本是拿到獎牌就該離開青少組。

為備戰明年冬青奧,淩放一直在努力適應和調整技術,他已經保住了兩站洲際杯前30名戰績,足夠拿到門檻不高的冬青奧入場券,接著要按葉飛流和他商量的,以賽代練。

實在沒多少時間。

國內的粉絲只看懂那個數據表格的意思是說:淩放在國際賽場成績不佳。

他們低落了一陣子,然後又互相安慰和鼓勵打氣:“沒關系呀,團子還小呢,我們陪他進步……”

也有人另辟蹊徑,“話說,我們難道不該高興嗎?我們總算能看到團子崽崽啦!沒準很快,我們就能見到他哦!”

“啊?”有人懵懵地問,“可是,淩放他,不是在奧地利嗎?”

“那個合照的博主說,他們過兩天就結束集訓回國了啊!我查了,大前年、前年、去年,國家跳雪集訓隊集訓歸國後,都集體報名了全國跳台滑雪冠軍賽!”

“………誒???”

“是的,國家集訓隊回來就參加全國冠軍杯,這個算是慣例了,這個比賽在HL省的亞布力體育場辦,比賽時間,就在下周。”

“!這豈不是說,下周,咱們就可以看現場啦!”

粉絲們立刻激動起來。

“哇對不起,我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去現場看滑雪比賽……也需要準備應援物和手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