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元

張禦心下一喚,把大道渾章喚了出來,頓時一片比玄章略顯渾濁的光幕出現在了身側。

而後他目注渾章空處,意念落在其上,隨著身軀之內神元的不斷流逝,一枚章印緩緩自上浮現出來,並由此放出了蒙蒙光亮,上顯“照丹”二字。

此印一成,也自有光芒灑落而下,持續了許久之後,方才收退而去。

到此為止,他最後一枚準備作為核心章印的章印也已是取拿到手。

故此他也不再遲疑,準備今日就將此印填補上去,用之完善整個觀想圖。

隨著心意轉動,頓有一片星光灑落於地,玄渾蟬觀想圖已是現於頭頂之上。

他定坐片刻,氣息一轉之間,玄渾蟬遂化作光點散開,自四下灑落,他整個人如沐光雨,這時玄渾二章上那六印俱放出陣陣明光來。

玄章之上所顯,是代表蟬之鳴的“言印”、代表蟬之身的“元相之印”、以及代表蟬之足的“擒光之印”。

渾章之上所顯,是代表蟬之翼的“劍印”、代表蟬之神的“神覺之印”,還有代表蟬之目的“照丹”之印”。

那明光過來,皆是聚是匯聚於他頭頂之上,團成一團光霧。

那光霧轉旋有片刻,先是一對燦爛若星河的雙翼自裏舒張開來,而後是兩道明光亮起,照徹四方,伴隨著一聲引人心神驚顫的蟬鳴,光氣徐徐散去,玄渾蟬也是整個自其中緩緩現身出來。

其光聚雙翼,身裹幽氣,足沾玉霧,而原本蟬首之上,此刻也是生出了兩目,宛若玉映琉璃,光彩流溢。

而這蟬目一生,似若點睛之筆,整個觀想圖也是變得更為真實起來。

張禦往上看有一眼,到此一步,觀想圖核心六印俱已補全。不過唯有去到一層境界,觀想圖才會是由死轉生。

他這些時日一直在看玄廷賜給他的道書玉簡,裏面言及修道人最為上乘的成就之法,當就是桃定符曾和他說過“三元之法”。

因為三元之法完全就是看修道人的道法修為,並不涉及其余,所以不止是真修,玄修亦是可用。

可能否由此攀登上境,道書玉簡上都沒有說,無法真正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元之術一成,那麽修道人對於自身的道法理解必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看前路也必將看得更為透徹,甚至於能就此窺見那真正之路。

故是那玄廷所賜玉簡之上,有注釋曾言:“明己之路,莫過於求三元”。

不過這其實只是寫注之人的一個感慨,因為連真修都沒有多少求得三元的,至多取得其中一二,三元俱滿少之又少,遑論玄修了。

張禦心下思量過,那幾位以玄法成就的玄尊不見得就是走了三元之法,除此當還有其他法門去往上境。

但那只是幾位玄尊的道路,非他之道。

他認為三元法眼下最合適自己去走,若得求成,便就極大機會看清己身之道了。

而這三元,則分別為“內外通明”,“神法悉足”,“諸我皆全”。

內外通明是需明了內外之道,當年他與白秀一戰,因後者就得此一元,所以他對此設法了解過一番,可以說是知曉最多。

“神法悉足”之法則是要求的是修道人將自身法力功行修持至完滿。

修士要求取上境,那就需要有牢固堅實的根基方才足以支撐其向上攀登,根若不穩,哪怕強行上去了也會折身掉落,故是法力足滿必要修成的。

這看來很簡單,其實並不容易。

以真修而言,法力需要一點點修煉蓄積出來,越到後面越是難修,這不僅是考校當下功行,亦是要看此前的積累,可以說,元神之前每一個階段的修行都與此是息息相關的。

似那等急於求成,或是修行淺弱的,再是所持功法較為下乘的,那麽到此關前,都需要用十倍乃至百倍的時間去彌補回來,故在此頓足數百年都不是什麽奇事。

玄修在這裏則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需得“心光之印”完滿,還有一個落在自身所求正印上,你主修哪幾個正印,哪幾個正印便需修持完滿。

似胡道人,只專注於目印,他若要求,那麽只需在目印之上下工夫便就可以。

可但凡能修到第四章書的,大多數人不可能只專注於修持,總要有護道之法的,所以多半都有兩到三印,甚至持四印至五印的也有。

要使得這些章印完滿,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神元填入進去。

可玄修除了正印,肯定還有其余章印需要修持,所以這也不是什麽輕松做到的,這一元也足以攔死絕大多數人了。

但這一關對於有些人來說不是太大問題,譬如季節小郎,其人六印俱現,神元滿盈,只要在修道過程中有足夠準備和調劃,那麽很順利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