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救訊

金台之中,張禦得到了來自學宮的通傳,知道已是到了出發的時候,他留下李青禾在居處,帶著青曙、青曦二人出來,經由地下馳道直接往泊舟天台而來。

待達到地界時,早有數十人等候在此。

這次出行的教長以他為首,除了他之外,還有兩名教長,一位姓周、一位姓常,皆是中位修士,兩人身邊還各自跟隨有四五名年輕弟子和不少役從。

不過這兩人雖與張禦同為中位,但是出身的道派較小,所學的東西也不夠精,戰鬥力較弱,所以地位遠不能和周馳、吳常等人相比。

但是這兩人在學宮三十年,經驗卻是十分豐富的,這一次他們將與張禦乘坐一駕飛舟,一同負責護持事宜。

周、常兩人很能認清自身所處的位置,對於擊敗唐馳的張禦保持著足夠的敬畏,此時見他到來,都是主動上前行禮。

張禦還有一禮,而後袍袖一擺,沿著天台延道往飛舟之上行去,青曙、青曦二人則在後面跟來。

周、常二人這才帶著弟子隨從陸續登舟。

與此同時,學宮新入學的學子還有此次隨行的師教、軍士,也是開始在晨曦光芒之下陸續登舟。

大約兩刻之後,所有人都是登上了飛舟,點檢名錄無錯之後,十二駕飛舟之上各自流淌過一陣陣光亮,隨後便騰空而起,往西北方向飛馳而去。

張禦所在飛舟的客艙布置較為寬大,每一名教長都有一處單獨的坐椅臥榻,以及供書寫觀冊所用的案幾書架,另有供役休憩的單艙。

他待周、常二人也是坐下後,就與兩人攀談起來。

這二名修士小心回答著,不過聊了兩句後,見他言語平和,待人有禮,心下也是漸漸放松下來,雙方也是有問有答起來。

通過這一番交言,張禦不覺大有收獲,這兩個人往來域外多次,熟知域外情形,而裏面大多數東西,都是不曾記載在卷宗之上的。

飛舟在飛遁將近有一個多時辰之後,周姓修士看了看外面,開口道:“飛舟應該已經出了平州了,再過一會兒,就要行出青陽上洲的疆域了,下來當會加快速度,應能在過午之後趕到第一處建立在域外的營地。”

張禦這時一擡手,飛舟客艙的頂璧艙壁就如消融一般淡化下去,露出了外面的景物。

天穹依舊是湛藍清澈,可是下方的地面,本來滿目的綠色卻漸漸被赤紅色的砂礫和裸露在外的巖石所代替。

而大地之上,是密密麻麻,一個又一個的巨大坑洞,並能看到裏面被風沙掩埋的破碎肢殼和不知什麽生靈的骨骼殘骸。

周姓修士解釋道:“這是當年濁潮到來後,我青陽上洲與諸敵交戰時候留下的殘痕,此處在被玄兵反復轟擊和汙穢靈性沾染過後,就此生機斷絕,寸草不生,逐漸就變成了眼前這個樣子,如今倒可以算得上是青陽周圍最外面的一條環護屏障了。”

這時所有人都是看到,一個龐大的藍色星辰突兀的浮現在眼簾之中,從那巨大的體型看來,好似就緊緊挨靠在大地這一側。

一名年輕弟子不由驚異道:“老師,這是何物?”

周姓修士解釋道:“這是傳說中的靈性之月,一些土著聲稱這他們是靈性力量的來源,而在域外,每年的二至三月都能看到這東西。”

常姓修士此時帶著一絲不屑道:“這些土著但凡涉及到力量,都是統統歸咎於神靈,他們是不願意接受力量源於自身的說法的,而一味把希望寄托於身外。”

這個話題不宜深談,特別是現在還是在軍府的飛舟之上,所以周姓修士只是呵呵笑了兩聲,並沒有去接話。

那年輕弟子這時又問道:“那老師,如此大的星月,為何方才在洲中我等不曾望見呢?”

周姓修士道:“因為這星月的確具備一些神異,長久觀視,心神易受影響,於我天夏子民不利,故在大青榕遮蔽之下,將此物照影隔絕了出去,而你們現在看到了這個東西……”他頓了頓,“那就是說我們已經出了大青榕的庇護範圍,下來就要靠我們自己了。”

此刻另一艘飛舟之上,莫若華、小遙、嬴姓少女一行人再加其余學子以十二人為一組,一共十組男女百余人正一起坐在寬敞的飛舟大艙之內。

作為新入學的學子,他們這裏就不似張禦那邊看去那般輕松了,自啟程之後,便不準交頭接耳,不準隨意呼喝,不準起身走動,做任何事都需舉手報號。

所以一路過來可謂無聲無息,可即便如此,許多人臉上都是止不住的興奮之色。

過道之上,數名女軍士在這裏來回走動的,她們每個人身邊都飄懸有一個外人無法望見的彩霧般的人影。

通過這個觀察者,她正察看著這裏每一個學子此刻的情緒和表現,這會帶回去錄入每一個人的此次評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