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第2/2頁)

所以這所謂的文會,一半是讀書人的詩詞歌賦,品茶論政,一半是各種有秘方有技術的大小族或者作坊被邀請來一起商量之後的發展問題。

謝繼寧作為一州之長,兩邊都要關注,兩邊都是重點,在文會上展現自己的才華,先邀請這些文人一下寫詩作賦,和擅長的人一起記錄,彈琴唱和,飲酒作樂,大家賓主盡歡。

謝繼寧自己帶頭寫了不少的文,文景逸則是詩歌,在這種氛圍下,短短的幾天,就積累下了不少好文好詩。

謝繼寧來寧州這麽久,很多觀望的人也都紛紛放下心來,如今謝繼寧聲勢浩大,一副想做出一番大事業的樣子,不少有才之人紛紛出世,因此這一次文會的含金量特別高。

遠在福州的大儒,隱居山林的進士,退休的官宦,地方上的鄉賢,都從各地趕來參加這次文會,畢竟不說別的,謝繼寧這個六元及第還很吸引人。

趁此機會,謝繼寧說起來自家師父當年辭官回鄉開辦觀一書院的事情,對此大家贊揚,又借此邀請大家也投身到寧州的教育中來,寧州官府上下都會大力支持。

“不僅僅是書院,下面鄉間的社學,蒙學也都歡迎大家,寧州治下的三縣都會提供支持的。”

“從今年開始,本官攜同僚打算以官府的名義在下面的每一個鄉都建設社學,以供孩子讀書,諸位有願意的或者諸位的友人弟子有願意的在這些社學就職的,本官掃榻歡迎。”

眾人紛紛答應,甚至有幾個大儒都在規劃帶著弟子來寧州城開辦書院了,也有些文人身邊有朋友族人弟子,雖然讀些書,但是天賦不夠,如今這寧州也算是一個好的去處。

至於技術交流會,就更熱鬧了,這個時代,交通限制,很多人家的事業範圍都是就局限在一個小地方,影響力不大,技術的發展也都很落後。

這次,謝繼寧特地邀請了不少江南地方的大商家來參加,那些東西物美價廉,相較一成不變的寧州,人家已經更新換代了。

“本官希望大家都要學一下他們先進的一些方法,本官和個商家說好,只要你們問,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謝繼平則是在嘆息,“這些人都不知道大哥是怎麽說服那些商人拿出自家秘訣的,明明這些秘訣都是他們家淘換下來的,還敢開出這樣的代價,心疼死我了。”

謝繼寧能說服別人,無非是技術交換,利益交換,謝繼寧早早的就投入不少讓人研究技術,織布速度是幾倍的織布機,各種玩具,香皂,各種農具的改良的技術圖,香菇草菇等人工種植的方法,一套成熟流水線管理體系等等。

尤其是管理體系,大受歡迎,這東西對這些大商人來說,具有普適性,大家都有作坊,都能用上。

這些都是謝繼寧的秘密保障,如今謝繼寧將能給的都給出去,換來了適合大家的東西。

“這些都是人家的傳家寶,自然舍不得,我之所以技術交換,是因為這些技術對現在寧州的這些人來說,比較適應,況且,我也打算以官府的名義辦作坊,這些技術都是要傳出去的,我不在意。”

謝繼平能明白自家爺爺每一次和大哥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的心情了,謝繼寧太舍得了,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傳家寶的存在,謝繼寧卻為了寧州百姓全都給出去。

“這些知識我都是免費得到的,能換人家的技術,已經是很好的了,我既然知道這麽多,了解這麽多,告訴一二又何妨,這些都是些簡單的技術。”

“這還簡單,這些都是大哥多年的心血,好多東西家裏都才用上。”

謝繼寧笑而不語,自己知道的太多,這些東西都能給很多來好處,說出來又何妨,況且自己也有所隱瞞,比如自己莊子上的那個玻璃坊,比如關於□□。

“之後官府要規劃建幾個作坊,往大了建,寧州是總部,下面縣裏也建小的,你讀書識字,又有管理經驗,這些年也歷練出來了,去管一個吧!”

“大哥,之前不是說讓我接家裏的生意嗎?怎麽又改變主意了,而且這些作坊事關重大,我去合管,合適嗎?”

“家裏我爹和你爹他們都還年輕,族裏的人也多,都能管得過來,咱們自然要開辟外面的,你這些年也學了不少,我不是徇私,是你真的合適。”

“大哥,我想想哈!”

“嗯,你慢慢的想。”

謝繼寧態度溫和,絕口不提,所謂的建作坊就真的是建作坊,什麽都沒有,人沒有,基地沒有,是真正的要謝繼平從無到有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