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2頁)

劉方傑笑著接過,應武馬上就要考府試,最近正在苦學,現在整個劉家的大事就是應武的府試,為了給應武補課,謝繼寧這兩個月都沒有回家,家裏的事情都是青木青竹傳達,或者李麥穗在稻香書院放假的時候來和他說一說。

“爺爺,師父,”謝繼寧遠遠地就打招呼,應文也隨著行禮,謝老三看著自家孫子提著一個書袋,頭發梳得整整齊齊的,一看就是一個讀書人的樣子,心裏欣慰。

笑呵呵的說道:“寧哥兒,我是來問一下你怎麽辦,這你爹也不在家,我和你大爺爺也商量不出什麽來,這和咱們家談羽絨服的人很多,天天都有人來,咱們家這做出來的都被你爹他們帶走了,現在的不多,你師母說,這事情讓我來問問你的想法。”

靜安自從到稻香書院給學生上課之後,整個人都將心思放在上面了,將生意都交給下人,謝劉來了兩家合作的羽絨服這個大生意也交給謝家,如今就操心應武考試還有稻香書院二院的工作兩件事。

謝繼寧心裏糾結,現在整個板橋的周邊都很多人家都養鴨子養鵝,如今還在成長,但是可以想到,之後,自家的服裝廠可以給很多人家帶來利益,養雞養鴨養鵝三樣結合,一定意義上實現了產業帶動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

羽絨服的市場很大,自家一家人是分不完的,按照謝繼寧之前的想法,一定是會將這樣的方法廣泛的傳出去,讓大家都致富。

但是經過研究之後,謝繼寧發現自己天真了,這樣的想法在封建社會是行不通的,如果自家將這個技術分出去,按照這個時代的商人階級的劣根性,一定會將羽絨服變成和糖一樣的奢侈品。

羽絨服和糖不一樣,糖對於作物原材料的要求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比羽絨服難得,因為甘蔗對種植地區的氣候是有要求的,而鴨子和鵝大部分地方都能養,羽絨服這個產業如果使用得當是可以真正帶動一個地區的產業。

但是,如果這些大商人家掌握這技術,他們采取的辦法絕對不是像謝繼寧一樣,將養鴨子養鵝分出去,將利潤分出去,而是利用錢財或者利用權勢,圈地,買莊子,買仆人,然後自家養殖,自家生產,一點利潤都不願意分出去。

這是這個世界的普遍做法,就連謝家剛開始的時候,家裏的打算都是用莊子上的人,不夠用就買,都不贊同謝繼寧讓外人來養雞,收雞蛋,這樣自家還要花費人力去收,松花蛋都不怎麽賺錢,都是薄利多銷。

只是家裏都靠的是謝繼寧,謝繼寧堅持,家裏只能照著做了,後面才慢慢的習慣這個做法,這次謝家才放出風聲去,周圍的幾個鎮的大多數人家就開始行動起來,要養鴨子養鵝,因為養出來有謝家兜底。

但是其他人家不會像謝家這樣做,對於這個封建社會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毛病,謝繼寧非常無奈。

見謝繼寧心思不定,劉方傑說道:“擔心什麽,你願意就願意,不願意就回絕,有我在,這濟州府沒人敢強搶你家的法子。”

“師父,我不是為了這個擔心,我之前本來想將這個法子分出去,擴大規模,讓其他地方的人也能用這個方法大家致富,現在我想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謝老三聽謝繼寧這麽一說,心裏一陣著急,羽絨服是自家最掙錢的了,謝如方從京城回來,是直接拉著金子來的,還不等他說話。

劉方傑就直白的朝著謝繼寧罵道:“天真,這樣的方子,家裏好好的留著,這樣的東西,給別人根本不能真正的讓百姓獲利,只有像積肥法,才能傳出去,就是稻田養魚,明明是你家給的,縣衙教授的方法,下面一些鄉紳族老都想藏起來,不告訴給底層的民眾。何況羽絨服這樣的巨大的財富。”

“人心難測,有些東西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才安全,分出去,就不受你掌握了,我看你還讓莊仆學算賬認字,莊子上這麽多人,用起來,在其他地方置產,那才是細水長流的方法,這羽絨服既然受歡迎,就多開幾家作坊,只能賣絨服,不能賣方法。”

“是,師父,我知道了。”

謝繼寧認真的回答道,同時也自己反思,自己的方法來得太容易,所以不珍惜,但是對於家人來說,這法子是很珍貴的東西,以後自己可要改變心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