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2頁)

如君臣心德之明暗,治道之得失,紀綱之修廢,制度之因革,國本之虛實,天命人心之離合,君子小人之進退,刑賞之當濫,民生之休戚,風俗之厚薄等,皆當思玩其得失。(1)

同樣的夫子,在童生階段給大家講解的知識和在秀才班級給大家講解的知識完全不同,對於唐太宗這樣的聖明天子,童生的時候,大家都只是簡單的記一下他的生平事跡。

到秀才階段,夫子們就直接開始評論起生平,直接講這位史學家說,那位大儒說這本史書說,那本詩詞說,等等,都是歷朝歷代的一些著名的學者對李世民的評價,然後衍生到這些人為什麽要這麽評價,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目的。

做皇帝的人和做大臣的人的評價截然不同等等,一堂課上下來,夫子引經據典,滔滔不絕的講述,謝繼寧一開始還能理解,到了後面就開始懵了,只能努力的記住,之後慢慢的感悟。

至於其他的四書五經的講解也很深入,要求從四書五經中帶來感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求大家都用聖人典籍裏面的道理來要求自己,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然後達到家庭的和睦,然後治國平天下。

擴展延伸的《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等等也都有講解,謝繼寧必須打破自己前世的一些理解,不同時代對於這些詩詞的講解的有不同的說法的,所以這個課程對謝繼寧來說是他進益最慢的一門課了,其他的都已經順利跟上,並且還時不時給夫子驚喜,但是就這些,謝繼寧進度慢極了。

最重要的學做文章,這是秀才學習階段的重中之重,畢竟都是為了科舉服務的,夫子們的第一步就是讓大家直接動筆寫,仿寫大學問家的文章,如唐人的文章,宋代韓愈、歐陽修、朱熹、三蘇等等的文章,學習他們的文章架構。

還有一個重要的就是大臣如何奏議,如何勸諫皇帝等等,都簡單的開始學習。

律法還有算數也是重要的兩門課,這些都是謝繼寧的拿手好戲,算數,謝繼寧站在了巨人難得肩膀上,律法憑借記憶力也能行,雖然劉方傑給謝繼寧還有應文開小灶的時候,對於律法判案有不同的意見,那就是情理法理在判案中的選擇。

書院的講解就是依照律法來,一本正經,但是劉方傑就會仔細的講,在實際的情況之中的執行,比如在劉方傑為官之時有一個案子是妻殺夫案,按律法當斬,但是女子婆婆求情,孩子幼小,無人教養,加上男子實在不堪,這樣的情況下,劉方傑是選擇是人治大於法治,輕判了該女子。

這些觀點對於謝繼寧來說,是挑戰他的固有認知的,但是這個案子是眾人都說好的,都認同劉方傑的判處。

除了學習各種各樣的文化課之外,入學之後的演武場上武術課給了謝繼寧很大的驚喜,主要是學習騎射還有棍法劍法。

“這是你師父特地設置的,咱們大盛王朝,文武懸殊,大多數文官都是弱不禁風的樣子,只有咱們這裏,出門趕考不容易啊!所以你師父特地請了武師傅來教導大家練習。”

書院的武院是王夫子管理的,騎馬,射箭,投壺,棍法,劍法都有,這些都有幾個武師傅,都歸王夫子管,因為謝繼寧的個頭太小,所以劉方傑打招呼特地為他找了一匹矮腳馬,王夫子一邊帶謝繼寧試馬,一邊給謝繼寧講解書院的文化課淵源。

原來懷安縣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之前的秀才出門去院試鄉試都是很危險的事情,劉方傑的同窗在趕考的路上遇到了搶劫的人,毫無還手之力,就這麽沒了,劉方傑引以為戒,努力練習劍法棍法,出門的時候保護自己的安全,建立觀一書院之後,也將習武課納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