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一更)

劉方傑回頭問道:“怎麽樣, 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有趙知縣在,應當順利的。”

“師父, 已經定下來了,每一季都送,之後這貢品的隊伍去京城,一路坦途。”謝繼寧笑著說。

劉方傑道:“你這是貢品,沿路的官員通常都會開方便之門, 這其中有頗多好處,松花蛋作為貢品,倒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先帝尚在的時候, 長江有一種魚離水難活, 為了送魚到京,勞民傷財,先帝體恤民眾, 這才廢除這種貢品,並且對光祿寺采購一件事大力整治, 所以如今對地方上來說,貢品不在是之前那般為難了。”

“師父, 這松花蛋取材簡單, 雖然我今天特地報了很多香料, 但是這些都可用可不用, 我如今有了貢品的名頭, 謝家甚至板橋,更有甚懷安縣的商品都會被帶動,師父, 這對於懷安縣來說是一個大好的發展的機會。”

“咱們可以借著此次機會,尋找出懷安縣獨特的,與眾不同的產品,特產,然後把他和松花蛋一起搭配,一旦有大商人來采購松花蛋,就推介其他的東西,如此不愁民不富裕。”

劉方傑道:“怎能如此,官府這麽能參與經商,如果官府不參與,懷安縣並沒有如此仁義的大商人。”

謝繼寧幹脆坐下,拿出書箱裏面的筆墨,然後一邊列條列,一邊說:“師父,就比如說,我家的松花蛋,這是我家的秘方,但是有一些地方是一族一個特產,比如我姑姑家那邊就是竹編特別好,竹編的銷量好這個就可以帶動一族的發展。”

“說會我家的松花蛋,我家不光我自家養雞,族裏很多人家養雞供應我家,通過養雞,短短的幾個月,族裏很多人家已經掙到往年一年的錢,這些錢族裏會去買東西,那些賣東西的將東西賣出去也是賺錢,這樣就是循環,這個循環當中,大家都賺錢,大家都改變了生活,能吃飽穿暖了。”

“況且我家的一個松花蛋的作坊,不單單收雞蛋,還收稻糠,收包裝的框,幫忙的人,毫不誇張的說,養活了謝家,李家、周邊的很多的人。所以師父,如果懷安縣大部分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可以流通出去那麽很多人的生活都會改變,這才是真正的藏富於民,這並非低價買高家賣,算不得經商。”

謝繼寧的話很簡單,但是劉方傑卻頗多思考,他曾經擔任地方父母官多年,當官的時候秉承傳統的思想以農為本,所以都是巡行鄉間,勸課農桑、興修學校、修建橋梁、整修道路、體恤孤老等等。

劉方傑一直以為為官就是如此,之前劉方傑為官也頗有聲譽,他對此頗為自得,結果謝繼寧的想法讓劉方傑明白,自己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劉方傑道:“你將這些想法記下來,明天我邀請趙大人王縣丞還有書院的夫子們一起討論此事。”

謝繼寧點頭答應說道:“師父,明天過後需要回家一次,回家調整一下家裏的規劃,我爹娘他們沒有經歷過,不太懂這些。

“是要好好處理,劉管家和我說,你家已經越來越順暢了,你師母還打算將家裏莊子也如同你的莊子一般管理,將雞鴨豬都養上,肥料都積上。”

“我只是制定了流程,是劉管家他們嚴格執行,還多謝師父讓劉管家他們幫我。”

“他們也高興幫你,你快去將剛才的想法好好的整理一下,明天要好好的在其他人面前表現。”

謝繼寧連忙告退,劉方傑慢慢的喝茶,靜安拿著一件衣服出來說道:“都已經深秋,快要立冬了,這天冷你還是要多穿衣服。”

劉方傑道:“我收了一個好徒弟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咱們寧哥兒小小年紀就要做大事了,寧哥兒這行事,倒是和趙知縣湊到了一起了。

靜安不解的問道:“怎麽了,寧哥兒今天見京城的人,發生了什麽。”

劉方傑見靜安擔心的看著自己,忙笑著說道:“是好事情,寧哥兒年紀雖然小,但是我看謝家在他的掌控下蒸蒸日上,比當年我們自己成家立業當家的時候都能幹,由小見大,寧哥兒說的這件事情倒是頗能行的。”

謝繼寧沒有讓劉方傑失望,謝繼寧根據記憶裏面讀到的新聞,還有結合懷安縣實際情況,連夜寫了一份特色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百姓致富的可行性報告。

劉方傑看著謝繼寧厚厚的一沓資料從書箱裏面拿出來,見怪不怪,也就坐下喝茶,也不查看。

專講《易》的夫子周克明笑著說道:“你昨天使人來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到底所謂何事啊?”

劉方傑道:“等大家都來了,你就知道了。”

“你呀,還是喜歡賣關子,李兄你說是吧?”原來李伯謹帶著徒弟張有方、孫子李道明進來了,小輩都紛紛見禮,對於周克明的話,李伯謹唔了一聲,作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