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朝末年,景州動亂不堪,民不聊生,匪亂升起,又恰逢災年,謝氏族人分崩離析,紛紛逃難去了

在逃難路上,謝家數十房人失散各地,現在板橋這一支的謝氏族人的先祖乃是謝氏士先。

逃難途中先祖士先的父親叔伯都沒能存活,留下士先母親李氏帶著士先要飯到了板橋。

當時正是亂世,社會動蕩不安,李氏攜帶者幼子,生活無以為繼,遂改嫁給板橋的劉姓人家。

得劉姓人家養大,後成家遷出劉家,定居到謝家灣,成家立業,生子二人;為紹榮紹華,謝老三乃是邵華的第三子,乃是二房三房,幼子的幼子。

務農為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得虧宋家奪得天下,建立新朝,目前傳至3世,社會開始平穩,官員對地方的治理加強。

地方官員遷入人口,教化地方,勸農扶桑,方才勉強維持生活,但也活得艱難。

所以謝繼寧的出現,對著整個謝家都是喜事。

謝繼寧的大伯爺爺謝象順接口道:“這次考試,寧哥兒考得第一,那橋頭的郭童生也說了,咱們家寧哥兒考童生沒問題,出了一個童生,咱們家就出一個裏正,再者說,寧哥兒聰明,運氣又好,被那劉山長收為徒弟,劉山長可是當大官的人。”

眾人用求證的眼神看著謝繼寧,謝繼寧回答道:“是的,我師父致仕之前是四品大官。”

“劉山長是四品大官,過幾天要擺酒收咱們寧哥兒為徒,咱們家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讀書都要束脩的。”

“之前寧哥兒在郭童生那裏讀書,每年都大把的錢花了,現在寧哥兒有大出息了,拜四品大官為師,無論如何,咱們也要想辦法湊一點禮來,”

大家都紛紛開口,一番議論之下,都紛紛出錢,謝繼寧每一次都會為這樣的場景感動。

這一世人,生活艱難,自然環境惡劣,政策不好,社會也不穩定,大家要面對的苦難太多,大家都抱團取暖,團結在一起。

雖然平時都有小糾紛,但是在有事情的時候卻都能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

謝繼寧說道:“我師父為人和善,對我很要好,我還沒有正式拜師,他就留我吃飯,大魚大肉,擺得滿滿當當的,回來還送我禮物。”

謝繼寧不知道該如何向長輩們解釋,師父家家境上佳,自己家傾盡所有都拿不出給他的禮物,而且他不看重這個,收自己為徒,那自己的家庭條件他是清楚的,不會有什麽要求,就是看中了自己這個人才。

這些和長輩們說起來都太空泛,不如告訴他們一些實在的。

聽到謝繼寧說了初見面,劉山長就讓謝繼寧在他家吃飯,肉管夠,還送禮,謝家人紛紛感慨他的大氣,不愧是當官的人,雖然其實他們對四品官沒有概念,只知道是大官。

如此更不能讓人家瞧不上自己家,結果商議下來,象字輩的六兄弟,每一大家出二兩銀子,族長一房的謝如森是做為長房長子長孫,同時也是以後的族長,另外給了一份。

謝繼寧非常清楚,這是他們把能給的都給了,一大家人一年的花銷都是十兩左右,甚至不到十兩,這二兩已經是很大的禮了。

雖然他們報有投機想法,但是謝繼寧並不排斥,大家互利互惠,大家對他好,自己應該感激,並且在有能力的時候加以回報。

六天後,謝繼寧在族人的期盼下,拉著大家積攢出來的禮物和錢財,往縣城去,同行的有謝老三謝如方還有大房的謝如森,小大房的謝如林。

就這都是大家討論了許久定出來的名額,謝繼寧拜師,自己家的爺爺父親肯定是要在的,另外兩個伯伯就是平時在村裏比較會拿事,所以一路去做一個陪伴。

一大家人殷殷切切的看著牛車的出發,走了很遠之後,才回屋。

兩輛牛車慢悠悠往縣城走去。到了劉府,謝繼寧直接往裏面走去,門房見到,忙上前道:“謝公子到了,老爺早就叮囑,讓我等在此等候謝公子。”

“辛苦了,”

“當不得公子的一聲辛苦,小的這就將車安頓好。”

幾個下人就將謝繼寧帶來的物品搬下來,送進府裏了,劉大出來接過笑著說:“公子,老爺等著你呢!”

謝繼寧大步往院子走去,一路走來,謝家幾個人都目瞪口呆,就謝如方因為來過一次,顯得有一些鎮定,另外幾人同手同腳,連路都不會走了。

謝如森來過幾次縣城,但是都是在街道的那一段,劉府所在地是懷安縣的中心,謝如森那裏見過這樣的場面,擡頭看,前面的謝繼寧,一點都不膽怯,如同在自己家裏一樣。

劉方傑正在院子裏散步走動,見到謝繼寧就道:“來啦!”

劉方傑知道謝繼寧今天會到,結果天快黑了才等到謝繼寧,早就等急了,面上卻微微笑,不動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