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殿下之五零(第3/4頁)

不過,也有許多舊式不得志家族很推崇孫家的舊規舊法,認為民風過於激進,於當朝並非益事。

孫國公這一上書,頗受嘲諷。

史太傅都覺著孫國公是不是瘋了!

沒想到的是,孫國公的上書帶動了許多思想古舊的老臣,他們紛紛上書,認為朝廷應該鄭重考慮與渤海國聯姻之事。

渤海國宗室女嫁入皇室就算了,他們不樂意見到渤海野人血緣玷汙皇室血脈。不過,公主下嫁的確有益我朝。

方尚書大怒,“我朝並未戰敗,焉何下嫁公主!”

郢王耐心解釋,“下嫁公主並非屈辱之事,古時周天子也常以王姬下嫁諸侯,諸侯之女也常嫁入周王室,聯姻自古便是友好邦交的證明。”

郢王思考過後,也認同公主下嫁渤海國有益兩國邦交。

郢王還認為渤海王一介女流,血脈不正,將來渤海王位還是要交還到王子晨的後人手裏。若公主能與王子晨結為夫婦,介時有朝廷支持,就是讓公主掌握渤海國,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再加上榮烺對他這位王叔祖從不恭敬,屢有冒犯奚落,在朝也日益霸道,久而久之,未嘗不會成為另一個女主幹政。

這樣的女子,倒不若外嫁,禍害別國也好。

於是,兩相權衡,郢王竟非常贊成公主下嫁之事。

郢王還私下求見榮晟帝,說了自己的私心,“公主的確於朝廷有功,可公主行事太過霸道也是事實。公主甚至不欲收斂所行所為,結交重臣,籠絡大將。臣說句誅心之言,陛下心軟不忍加以限制,可再這樣下去,公主權限過大,淩駕皇權,也會成為現實。

陛下,讓公主去渤海國吧。憑公主的才幹,必能為我朝搏取到更多利益。

老臣實在不想再見到另一位女主把持朝政了。我們明明滿朝的忠臣才士,為什麽一定要聽女人的!”

“王叔想多了。公主對朕向來孝順,對太子也恭敬有禮,並無不敬之處。”榮晟帝道,“朕只這一個女兒,如何舍得公主遠嫁!”

榮綿初始也當個樂子來聽,可漸漸的,他發現,這好像不是樂子。

因為繼郢王上書支持公主下嫁渤海國後,郢世子也同樣上呈支持公主下嫁的奏章。

此事一出,大家發現,郢王府是來真的。

正當此時,鄭氏也上書朝廷,請朝廷允她與郢世子和離,她鄙其為人,斷難再與之繼續做夫妻。

她希望和離後,朝廷能送郢世子去服侍渤海女王,為正為側,都是為朝廷盡忠。想來依王府忠心,郢世子是極願意的。

郢世子被鄭氏背刺,當下在朝丟個大醜,就要去找鄭氏講理。鄭氏不會跟人拌嘴,把事兒委托兄嫂處理。鄭家可不是跟郢王府玩笑,鄭國公代妹和離,鄭夫人直接到郢公府,把鄭氏的陪嫁都拉走了。

榮玥倒是想跟父親溝通一二,郢世子哪兒肯聽她說話。榮玥把叔嬸組織起來了,郢王府二爺也不想跟父兄對著幹哪,榮玥說,“當初三妹跟陳侯說親,陳侯的爵位當年殿下是說過話的。”

二嬸是個明白人,為人義氣,說丈夫,“旁的小事聽父兄的還罷了,大事大非得明白。我也得上書,不然叫人說,姓孫的都糊塗蛋。”

於是二叔二嬸上書表示,我們堅決反對公主下嫁野人,為啥讓公主下嫁啊,完全沒道理!

楊華也覺著大舅跟外公莫不是瘋了,這都上的什麽書,發的什麽顛!

楊華忙跟母親說,“你看二舅二舅媽多明白,娘你也抓緊點表個態,別叫大舅外公連累了!不知道的還得誤會咱們也想公主下嫁那野人國呢。”

雲安郡主也是愁的不輕,父親跟親大哥支持公主下嫁,大嫂跟大哥鬧和離,二哥二嫂意見相佐,鬧得她最好也站個隊!

一時間,勛貴豪門以及以大長公主、長公主為首的宗室,紛紛聯名,反對公主下嫁。

姜洋說,“這聲勢有些大了,千萬別物極必反。”

鄭錦看著兒子在床上搖搖擺擺的學走路,“按理,渤海國求親這樣的事陛下聽都不當聽,立刻就該駁了事。可陛下一直態度模糊,若我們不聯名上書,萬一叫那起小人起哄做成了,可怎麽辦呢?”

“你不如進宮跟公主說一聲,看公主做何想。”

“公主能說什麽?說不下嫁,就得被人說不願為國盡忠。說下嫁,豈不正趁了小人的心。”

元宵還走不結實,一下子就摔倒了。鄭錦伸手把兒子撈懷裏,元宵樂的直叫喚,腦袋紮母親的胸前一拱一拱的。鄭錦把他遞給奶娘下去喂奶,“太子難道不表個態麽?”

“太子原就不贊同。”

“光咱們知道太子不贊同有什麽用。正經當朝駁斥這些叫囂著讓公主下嫁的臣子,這才是太子的表態。”

姜洋不想此事鬧大,他點頭,“明天我就同太子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