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殿下

正文第一百章

自郢王府告辭,徐珠回家後,家裏人難免問了一番冰嬉的事。雖是中下名次,卻也不是末尾,依內衛府原來的名聲,算是很不錯的了。

徐老夫人聽他說去了一趟郢王府,頜首,“好好跟蔡子晴學,他是個有真材實學的。”

徐珠出身大族,自小跟皇長子在宮中做伴讀,亦有見識。徐珠有些奇怪,“這幾次聽子晴先生講學問,他學識不遜朝中大員,且看他年紀也輕,為何沒考取功名?”

“他不是沒考,當年會試,他居榜首。”徐老夫人手裏抱個小手爐,感嘆,“只是出了變故,沒能殿試。”

徐珠更不解了,“這樣的才學,天大事也應去科舉啊。便是真有事來不及,明年再考,也必榜上有名。”會試頭名,這便不是尋常才學。這樣的人,縱是再考,也必高中。

“你想想,什麽樣的人會滿腹才學而不科舉呢?”徐老夫人問孫子。

徐珠思量,“莫不是家裏惹了大官司,他是罪人之後。”

“只對了一半,他家裏的確是惹了官司。”徐老夫人道,“不過,不是犯了王法,是失了名聲。”S

徐珠愈發不明白,“我看子晴先生可不像無能之人,誰敢汙他名聲不成?”

“他自家人。”

徐珠猛的一震,若是自家人,這得是何等深仇大恨,能將子晴先生在人生最風光處絕他仕途!又得是怎樣的不堪,才能讓一個當時名聲最盛的會試頭名絕望到放棄仕途!

徐老夫人沒再繼續賣關子,將這件陳年舊事說與長孫知曉,“這也得是十來年以前的舊事了。蔡家也是帝都書香人家,比不得一等豪門,在書香門第中也有些名聲,尤以女子貞烈,當年是與孫氏女一樣有名的。”

“當年,蔡家一有女,是蔡會元的同胞妹妹。這位蔡氏女說來命薄,人還沒過門,定親的丈夫便因病去逝了。由此,蔡氏女成了望門寡。”

“那時候的風氣與現在不同,民風保守,女子皆以貞烈為美。原本這也只是一件小事,恰逢那年春闈,蔡會元登會士榜首,人人皆羨蔡家子。只是,誰也沒料到,剛出會士榜,蔡家女便到帝都府擊鼓鳴冤,自陳家人要逼殺於她。”

“此時,蔡家因長子考得會元風頭正勁,蔡氏女擊鼓鳴冤,帝都府也不能裝聾作啞,且此事,既有命案嫌疑,又跟大逆不道沾些邊兒。哪有子女去官府告父母的呢?”

“帝都府不敢自己作主,只得上報,由此驚動了萬壽宮。萬壽宮一向厭惡女子守節,正要變一變這世間風氣,遂令三司聯查此事。”

徐老夫人道,“三司一插手,沒三天這事便查個清楚。蔡氏女並沒有撒謊,蔡家因女子貞烈,還得過顯德皇後懿旨嘉獎,蔡氏女也的確以貞烈聞名。但是,貞烈當出自自願,難道女孩兒不願意死,家裏還能逼殺麽?”

“此事一出,蔡家名聲掃地,蔡學士也被革職回家。”

“當年,我們都為蔡會元感到可惜。你祖父還曾上書萬壽宮,希望朝廷看在蔡會元滿腹才學、年紀正輕,正可與朝效力的面子上,讓蔡會元繼續科舉。”

徐珠問,“萬壽宮沒答應?”

“若是答應了,子晴不早入朝為官了麽?”徐老夫人道,“當年,我也進宮為子晴說過情。但萬壽宮說,子晴既為蔡氏子,且已年過二九(十八歲),若說逼殺親妹的事,他半絲風聲不聞,可見其才幹庸碌,不值得為此人破例。倘他知曉此事,只作不知,可知心性卑劣,一如其父母,這樣的人,不為官倒是朝廷幸事。”

徐珠神色一震,是啊,這話也並非不在理。

“萬壽宮說了這樣的話,我便知子晴殿試無望,他只能放棄殿試,從此再未科舉過。”徐老夫人道,“蔡家得知子晴科舉路絕,蔡夫人絕望自盡,轉眼,蔡大人也郁郁而終。子晴守過父母孝期,後來入了郢王府為幕。”

得知蔡家竟這樣慘絕,徐珠不禁微露同情,“子晴先生那時畢竟年輕,一面是妹妹,一面是父母,他即使知道,怕也難兩全。”

“是啊。我也這樣說過。但萬壽宮要推行新政,必要拿此事做筏子,破一破當年舊風氣。此事再無回轉余地。”

徐珠忍不住問,“蔡家這般家破人亡,那蔡氏女最後如何了?”

徐老夫人搖頭,“萬壽宮讓帝都府安排蔡氏女離開了帝都,從此就不知去向了。”

要說蔡氏女,也有令人同情之處。只是,因她這一狀,兄長仕途斷絕,父母雙亡,也委實慘烈了些。

最後,徐珠嘆一聲,“這都叫什麽事啊。”

“凡事不必看一時,子晴雖無功名,可才學是真的。他與咱家、與郢王府都極有淵源,你同他好好學些真本領。”

“是。”

徐老夫人見天色已晚,留長孫在自己屋裏一同用晚膳,晚膳後,方讓長孫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