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嘉平大長公主一回帝都,便有無數宗親帖子遞上門。這些都是正經親戚,自然是要走動的。往常嘉平大長公主的丈夫長子來帝都述職,也都有走動。如今便都交給長子去應對,嘉平大長公主路上坐車太久,是想好生歇一歇的。

大家也都體諒老人家,畢竟這把年歲,車馬勞頓的回來,沒見太後娘娘都將宮宴定在五天之後麽。

嘉平大長公主除了趁著天氣好到園子裏轉轉,就是守著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們。

因鄭太後尤其得意榮烺,嘉平大長公主也看出這孩子的確機智,遂問兒孫們,“你們覺著公主如何?”

幾個孩子有的說,“公主妹妹長的好看,眼睛笑起來彎彎的,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特別好。”

有的說,“特別喜歡問問題。”S

還有孩子說,“挺活潑的。”

獨長孫女最後道,“我覺著公主挺細心的,聽說我會武藝後,還摸了摸我的手心,尤其是虎口的地方。”

“大姐姐,虎口怎麽了?”

“你怎麽這麽笨,習武的人經常摸刀摸槍,虎口肯定粗糙的。”

“你不會有話好好說麽?”

“不用說也能想得到吧。”

“你是找揍麽?”

倆小些的還拌了兩句嘴。

嘉平大長公主笑眯眯地,“可見公主不是沒見識的人。”

長孫女點頭。

待孩子們自去玩耍,長女姜氏端著水果進來,獨侄女姜穎還陪在母親身邊,不由笑道,“阿穎怎麽沒去園子暖房玩兒,我看他們都在那邊兒,正張羅著烤肉哪。”

“姑媽,我都大了,不好在成天瘋玩。”姜穎接過姑媽手裏的果盤,挑個黃澄澄的桔子剝開來,屋裏滿是桔子清香。

姜氏好笑,“十歲的,就覺著九歲的小了。”

“我讓阿穎多陪陪我。太後的意思,咱們家這些年在嘉平關,離帝都太遠了。公主身邊原應有四個伴讀,如今空一位,想讓咱家出一伴讀。”嘉平大長公主道,“姊妹中,阿穎年紀最大,也最穩重。”

姜穎還是剛知道這事,驚訝的同時問,“祖母,是給公主做伴讀麽?”

“你可別覺著公主小,就心存輕慢。公主是今年剛讀書,不過蒙學是不用學的,太後娘娘早教會了。現在給公主講學識的是禮部尚書,還有帝都正一品命婦夫人,略差些的都夠不上格兒。”

“祖母,我不是這意思。公主身邊的伴讀,我瞧著年紀也都跟我差不離。”想了想,把剝好的桔子遞給祖母,“公主看著也挺好相處,我就是不想離開祖母。”

“這也無妨,我現在也不走。再說,除了你,你阿兄也要給大皇子做伴讀。”

姜穎便不出聲了,兄長給皇子做伴讀,明顯是為了以後兄長襲爵襲位做打算。

姜氏道,“母親,就兩個孩子在帝都麽,是不是得有個大人留下?”

“我讓趙長史留下。沒事兒,倆孩子平時就住宮裏,也不用回府。”嘉平大長公主十分灑脫。她是大長公主,皇宮就是她娘家,她家孩子來帝都,住宮裏住的理所當然。

嘉平關民風豪放,姜穎雖有些舍不得祖母與家裏人,可想想有兄長跟她一起留在帝都,她自覺已經是個大人,心裏並沒有淒楚可憐之感。反是覺著人大了,就是要立一番事業。

何況,姜穎心中除了難舍也十分明白,倘不是祖母是大長公主的身份,且與太後娘娘交好,公主的伴讀也不一定能輪到她。公主其他三個伴讀,出身都很顯赫,並不是隨便湊數的那種。

姜氏道,“母親,還有件事,我剛與雲安郡主說過話,聽郡主說,宮裏似乎要重修《貞烈傳》。”

饒嘉平大長公主見多識廣,也不禁好奇起來,雙眸一眯,問,“跟我具體說說。”

“我細與郡主打聽,可郡主也只是聽說。只是聽聞這麽個信兒。”

“空穴來風,必然有因。這事兒可稀奇。”

姜氏道,“這些年一直是太後舅媽掌政,要有這事,我看也不稀奇。”

“稀奇就稀奇在,皇嫂不是頭一天掌政,怎麽這會兒要重修《貞烈傳》了?”

“是不是陛下與太後舅媽的關系……”

嘉平大長公主擡手一攔,“這話說的傻。不管皇嫂怎麽掌政,皇嫂膝下就陛下一個兒子,那是絕不可能有旁的心思的。”

“反正,我參詳半晌,也沒參詳透。”

“等再進宮,有機會我問一問皇嫂,要有這等事,我必要摻一腳。”嘉平大長公主大樂,拍腿笑道,“果然沒白回來,竟讓我遇著這千年不遇的大喜事。”

這會兒,榮烺還在心裏琢磨,她是想讓嘉平大長公主參與到重注《貞烈傳》的事業中來的,只是,怎麽跟嘉平大長公主說,則是另一件事。

擱別的孩子,那就直接說唄。

孩子都是有啥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