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不夜城開張!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日進百萬(第7/8頁)

即便是鏡子這東西,也只有兩成左右的百姓購買,價格擺在那裏。

最低的也要二十兩銀子一面。

一些百姓也只能看看,二十兩白銀可以買三石糧食,四百多斤的糧食,一家五口吃兩個月。

買一面鏡子,多多少少還是有些舍不得。

除非家裏有女兒,有女兒的,還真買了。

眼下走了還送一份禮品,還真的讓不少百姓有些不好意思。

如此。

到了翌日。

醜時。

不夜城內。

顧錦年,蘇懷玉,王富貴,還有工部尚書王啟新和禮部尚書楊開。五個人聚集在酒樓內。

王富貴拿著一份賬薄,認真無比道。

“光是今日,大夏百貨樓,收賬四百萬兩白銀。”

“其中官鹽占六成,大夏鏡占據接近三成,其余一些東西占據一成左右。”

“官鹽的價格,扣除人力,漕運費,成本費,毫無利潤。”

“鏡子賣出一百四十萬兩,利潤一百三十五萬兩白銀,至於其他物件,利潤五萬兩銀子。”

“合計利潤一百四十萬兩。”

“大夏酒樓,收賬九萬兩白銀,只有不到一成人入駐,扣除成本等等,實虧三萬兩白銀。”

“一共盈利一百三十七萬兩。”

王富貴開口,說完這個數字後,一時之間,王啟新,楊開等人臉色紛紛有些凝重。

盈利一百三十七萬兩,聽起來很誇張,可大部分的盈利點,都是鏡子。

而鏡子這玩意,復購率太低了啊,買了一面,基本上不會買第二面。

並且該買的人,這幾天買完之後,就很難賣了。

除非外省的人過來賣。

可這樣做的話,那還不如直接改名大夏鏡樓,專賣鏡子就夠了。

如果能一直賣的話,也不是一件壞事,但問題是,這鏡子也需要時間和材料去做,而今又要搞龍舟,寶船,還要錘煉天外隕金,哪裏可能去全力搞鏡子啊。

所以,這個數字聽起來沒問題。

但對比他們的預期來說,意義不大啊。

“錦年哥,這鏡子的價格,咱們要不要擡高一下。”

“不然的話,過不了幾天,鏡子估計就難賣出去了,而且有不少商人問咱們能不能大批賣,價格只要合適,他們都能接受。”

“還有鹽的價格能不能提高?外加上龍米價格其實可以降低一點,都沒多少人買。”

王富貴開口,詢問顧錦年。

按理說,官鹽是用來吸引百姓的,利潤最大的應該是江中龍米。

可沒想到的是,利潤最大的居然是鏡子。

不是一件好事啊。

“告訴那些商人,不批賣,限制一人一面,而且跟懸燈司說一聲,嚴禁私自販賣鏡子,超過五面以上販賣,嚴查到底。”

“這官鹽價格不變。”

“龍米的價格也不變,不過貼出告示,限價一個月,一個月後龍米價格增長至二十五兩一石。”

顧錦年開口,進行了一些變動。

而聽到這話,王富貴不由郁悶了。

“錦年哥。”

“這官鹽價格不變,我明白,可龍米賣不出去,為何還要提高價格啊?”

“這不是更賣不出去嗎?”

王富貴有些好奇,覺得顧錦年這樣做,不是讓生意變得更差嗎?

然而,就在此時,工部尚書王啟新的聲音響起了。

“這裏就不懂了。”

“大夏龍米之所以賣不出去,並非是因為這米不好,而是百姓不識貨。”

“他們沒有吃過這龍米,二十兩銀子一石,他們覺得很貴,這很正常,但侯爺特意給每個人準備了四兩米,這些百姓回去之後,也必然會蒸煮做飯。”

“等吃了以後,就不怕他們不買了。”

“如今再貼一個這樣的告示,百姓也就不會顧前顧後了。”

王啟新如此說道。

讓王富貴頓時明白了。

只不過,話是這樣說的,但到底如何,就真沒人知道了。

一切的一切,還是要等幾個時辰後,看看情況再說。

“侯爺,明日還有朝會,老夫就先行告退了。”

“如若有什麽需求,讓人傳個話即可。”

此時此刻,王啟新站起身來告退。

“兩位慢走。”

“本侯就不遠送了。”

顧錦年點了點頭。

待兩人離開後,顧錦年拍了拍王富貴的肩膀道。

“王兄。”

“再招一批工,數量是現在的五倍,不然的話,過不了幾天,人手只怕不夠。”

說完這話,顧錦年離開。

看著顧錦年離開,蘇懷玉也跟著離開。

留下滿臉懵的王富貴,還要招五倍的人?

而此時,馬車當中,王啟新與楊開坐在馬車內,彼此的眼神,都充滿著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