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民意之爭,大國貿易,統一貨幣,計劃提前(第6/7頁)

人家中洲王朝都已經完成了統一,除了一些內政問題沒有解決,其他都徹底解決了。

現在又出現國運龍珠,東荒各大王朝能不慌嗎?

自然而然,與其還相互算計,倒不如聯手共同發展,再這樣內耗下去,都得完蛋。

聽到顧錦年這樣說,楊開算是松了口氣,他還擔心顧錦年不願意。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直接匯報陛下了。”

楊開點了點頭,臉上露出笑容。

“恩。”

“不過,各國互市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要慢慢商議,確保不能吃虧。”

“大金王朝主動提起這件事情,估計留有後手,若是我沒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會以龍米為衡量物,取代各國白銀,對嗎?”

顧錦年對於互市是非常贊同的,可國際貿易這玩意,顧錦年不算特別懂,但也明白一二。

國際貿易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統一貨幣’,用什麽來衡量貨幣價格,這才是核心點。

若是用白銀的話,大夏王朝絕對吃虧,大夏王朝的白銀儲存不多,內部使用問題不大,可要是以白銀為‘統一貨幣’,絕對要吃大虧。

大金王朝優勢也不大,所以既然是大金王朝提出,那麽大金王朝一定會選擇一樣適合的替代品。

大金龍米,就是最好的選擇。

聽到顧錦年這話,楊開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望著顧錦年道。

“侯爺當真是料事如神啊,大金王朝正是此意,想要用大金龍米為衡量物,有探子來報,大金王朝已經有意制造大金寶鈔,持有寶鈔,可兌換等同價格的大金龍米。”

楊開出聲,對顧錦年的預料,感到無比驚訝。

“這不可能,至少現在絕對不行。”

“不過先不要直接拒絕,慢慢協商,此事也不可能一日促成,等兩個月後,再來處理。”

顧錦年出聲,態度很堅決。

大金寶鈔不是不可以,但統一貨幣絕對不能用大金龍米,要是這樣做,那東荒境大金王朝的霸主地位,就徹底坐實了。

經濟收割,缺錢就印寶鈔,成本不過就是一張紙,卻要整個東荒境所有王朝國家來買單,顧錦年可不傻。

只不過這個互市意義很大,不能直接拒絕,可以慢慢協商,最終協商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程度就行了。

“明白。”

“那侯爺慢走,老夫再回去想想。”

楊開也聽明白一二,他點了點頭,朝著顧錦年作揖,隨後離開。

隨著楊開走後,顧錦年繼續朝著書院走去。

“若開通大國互市。”

“大夏不夜城的計劃,就必須要提一提了,而且不僅僅是京都內,要加快速度,至少提前布局好來。”

“不然的話,錯過這個機會,先不說少賺多少銀子,各國察覺後,必然會有所反應,那個時候才是最大的麻煩。”

“好在大金王朝夠貪,想要以龍米為統一貨幣,扶羅王朝與匈奴國應該是被迫答應。”

“只要大夏王朝不答應,扶羅王朝與匈奴國也能借此為由,推搪拖延,其余小國也能緩一口氣。”

“大夏不夜城,必須要在東荒互市徹底開通之前折騰出來,而且一定要展現出大夏不夜城的吸金能力,不然以後不好談判。”

“有點棘手了。”

顧錦年知道國運龍珠出現之後,必然會給東荒境帶來一些影響,只是沒想到這個影響會這麽大。

而且還會影響到諸國互市。

本來按照顧錦年的想法,自己折騰出大夏不夜城,如果不出意外,大夏不夜城一定能瞬間在大夏王朝出名。

回過頭再拉攏第二波資金,在各地開展分店,只需要等個一年半載,這第一把火就算是燒起來了。

外加上大夏龍舟,大夏寶船的出世,經濟貿易也必然徹底繁榮起來。

而這段時間內,自己研究出來的真龍寶米,外加上工部發明的農耕器物,完全可以使大夏王朝在兩三年內,完成巨大的蛻變。

半工業化的種植產能,絕對是顛覆性。

糧米產量翻十倍都不在話下。

只要百姓有了糧,那就有錢了,有了錢經濟貿易才能發展起來。

古代不發達,拋開道路建設,以及朝廷打壓之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老百姓手上沒錢啊。

為什麽珠寶,綢緞這玩意都是有錢人才買得起的?

因為大部分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還跟你買珠寶綢緞?

而鹽、茶、油、米、這些東西為什麽會被嚴格管控,就因為最賺銀子,也是最需要的東西,哪怕住在深山老林,也需要這幾樣東西。

“的確不應該答應佛門辯法。”

顧錦年有些後悔,他的確有點後悔了,去佛門辯法肯定耽誤時間。

甚至稷下學宮他都不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