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夏第一侯!四道印記!天地賜福,仙王玉輦!(第4/7頁)

後者說話聲音越來越小,因為寧王的臉色是越來越難看。

他不敢說什麽。

“愚蠢!”

寧王低沉的咆哮聲響起,他臉色難看至極。

帶著一支精銳將士,怎可能是得罪顧錦年?

這就是愚蠢。

但更讓他憤怒的是,自己的兒子,居然將徐建殺了,這不是明擺著告訴顧錦年,這件事情跟他有關系嗎?

“快!”

“立刻派人前往渭陽府,封鎖消息,再讓剛才的幾人立刻火速前往渭陽府,讓他們出面,解決此事。”

“再告訴世子,他要是再敢胡作非為,本王親手打斷他雙腿。”

這回寧王都忍不住發怒了,知道自己這個兒子囂張跋扈,卻沒想到這個時候,還敢如此胡作為非。

就真的要無法無天嗎?

“末將遵令。”

後者不敢有半點耽誤,直接起身離開,火速前去通報。

而與此同時。

潼關城。

戰鼓足足從卯時敲響至正午。

而此時此刻。

數百名戰犯,也出現在演武台上。

這些戰犯,基本上都是三十歲以上,穿著囚衣,一個個神色絕望。

十三年前,這些人破邊境十二城,而後肆意屠殺大夏百姓。

他們永遠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們會以這種姿態來到大夏。

三百四十五人,齊齊跪在演武台上,他們被鎖了琵琶骨,即便其中有準武王的強者,也施展不開。

大夏將士注視著他們,眼神之中充滿著仇恨。

一個個恨不得吃其肉,飲其血。

而這些匈奴戰犯,一個個低著頭,一語不發,他們來到這裏,一半是被暗算了,另外一半是自己主動前來。

畢竟自己一個人來,好比全家被清算要好。

雖然不甘,雖然不服,雖然感到憋屈,可又能如何?

他們已經在這裏跪了三個時辰。

而就在這一刻,一艘龍舟緩緩出現在潼關城上空。

是大夏禮部尚書楊開,他奉旨前來,手中拿著一封聖旨。

隨著龍舟緩緩停下,楊開也將聖旨展開,而後緩緩開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潼關城之戰,朕深感欣慰,大夏世子顧錦年,以天命為基,折損百年壽命,換來天外火石,殺敵三十萬,創古今往來第一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此乃大夏之福,世子之威。”

“今爾議和,匈奴國歸還大夏邊境十二城,賠償十萬萬兩白銀,主動交來戰犯三百四十五人,使匈奴王下罪己詔,揚我大夏國威,此乃潑天功勞。”

“故而,賜大夏世子顧錦年,為大夏第一侯,封天命侯,掌京都天羽軍,官拜正一品,賜玉輦王座,九馬拉輦,塑侯爵雕像,各地設侯亭,受萬民敬仰。”

“特,令世子顧錦年,三日內速速回京,及冠授侯。”

“欽此。”

楊開之聲響起。

他立在龍舟之上,宣讀聖旨。

說實話,即便是楊開自己也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啊。

陛下的賞賜聽起來好像不多,沒什麽金銀珠寶,但給予的東西,實在是前所未有。

大夏第一侯。

天命侯。

以天命賜字,那個王朝敢這樣?又有什麽人可以獲得天命二字?

皇帝,才是一個王朝的天命所得。

誰要是敢自稱得天命,基本上等同於說自己要造反沒區別。

可永盛大帝卻賜予天命二字,足以證明這位帝王的胸襟,以及對顧錦年的喜愛。

不喜愛的話,是不可能賜這個名號。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顧錦年畢竟有皇室血脈,天命不天命,終究還是皇室的。

如果顧錦年沒有皇室血脈的話,估計就別想了。

再大的功勞,也不可能賜天命二字。

天命二字也就算了,執掌天羽軍,這個更是無與倫比的權限啊。

天羽軍,是大夏八大軍營之一,駐守在大夏京都,有三十萬精銳,平日裏就是負責京都治安。

這本是永盛大帝手中的軍隊,現在全權交給顧錦年,一躍成為實權王侯。

一般來說,一個侯爺,可以掌握軍權,但掌握的不會太多,五萬已經到頭了,甚至永盛年間,侯爺多了不少。

從龍之臣基本上都封侯了。

永盛大帝沒有像大夏太祖一般,屠殺舊臣,以致於侯爺手中的兵權,也僅僅只有個兩三萬人。

多也沒有太多。

天羽軍三十萬,直接交給顧錦年,這是無與倫比的信任,也是無與倫比的器重啊。

可這一切的一切。

都不如最後一個可怕。

各府設立侯亭,建造顧錦年的雕像,受萬民敬仰。

這才是真正的器重。

說實話,就連皇帝都不能塑造雕像,不是什麽顧忌,而是沒這個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