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第一駢文!(第7/8頁)

倘若這文章若是能名傳千古,這簡直是大喜之事啊。

二人身為大儒,但在這一刻也坐不住了。

不僅僅是他們二人,其余人也充滿著羨慕啊。

只是,眾人的震驚歸震驚。

而顧錦年的文章卻越寫越快,越寫越暢然。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文章秀美,文詞華麗極致,眾人深深震撼。

他們去理解這文章內容,昔日帝子長洲,發現此樓。

這裏山巒重疊,青翠的山峰聳入雲霄,淩空的樓閣,紅色的閣道猶如飛翔在天空,從閣上看不到地面。

僅僅只是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十六個字,卻勾勒出此地的美。

再看不遠處,一條大河流淌,舸艦塞滿了渡口,盡是雕上了青雀黃龍花紋的大船。

正值雨過天晴,虹消雲散,陽光朗煦。

眾人沉溺在這種文章美感當中。

顧錦年卻忽然止下手中之筆。

他緩緩來到大堂中心,將目光看向閣樓之外。

所有人將目光看向顧錦年。

他們好奇,也疑惑,更主要的還是心癢癢啊。

希望顧錦年繼續寫下去。

“請孟學士為我執筆。”

突兀之間,顧錦年開口,他望著外面的景色,如此說道。

“好。”

孟學士沒有任何廢話,直接執筆,他有些激動,擔心寫不好,糟蹋這篇駢文。

也就在這時。

當看到落霞之時,顧錦年也沉溺這般美景當中,緊接著出聲開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他出聲,暢快淋漓,將這經典之句念出。

這一句。

流傳何止千年?

這一句。

讓此駢文封神。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般的美景。

被人活生生寫進了詩詞之中。

閉上眼睛,顧錦年仿佛跨越時空,來到了另外一處地方。

他似乎見到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他似乎見到了那個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才的王勃。

他看到了。

看到了王勃於滕王閣中落筆。

他看到了。

看到了滿堂懼驚,紛紛露出不可思議之色的一幕。

跨越千年的相見。

使得顧錦年對這篇駢文,有了更深的感悟。

隨後,顧錦年繼續開口。

字字珠璣。

聲聲震撼人心。

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形成了一幅畫。

他說的每一句,都讓人感到何謂學識,何謂才華。

孟學士落筆,每一筆都格外的認真。

生怕寫錯那麽一點點。

這是他成為大儒之後,有史以來最緊張的一刻。

多少年了。

多少年了。

他多少年沒有這般了。

所有人都呆了。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十四字,寫出人間之極美。

寫出人間之極境啊。

他們徹底佩服了。

徹底啞口無言了。

如此之才華,古今往來都未曾有過啊。

很快,顧錦年的聲音再度響起。

他的聲音也逐漸激昂起來。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當此言說完。

一時之間,在場有不少大儒,當場激動叫好。

“好,好一個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好一個不墜青雲之志啊。”

這句話,使他們共鳴不已。

雖然年邁,可應當更加有志氣,不應該因為衰老而跌落志氣。

淩雲之志不可無。

昔年的風采,今昔應當還在。

顧錦年沒有被幹擾,他繼續念著。

直至最後。

他獨自來到外面,扶著木欄,而後緩緩開口。

【豫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到最後,顧錦年更是將最後詩詞賦上。

這是王勃當年為了自證額外加的詩詞。

顧錦年無需證明這首詩詞是不是自己的。

這個世界有天命的存在。

不需要擔心有人指責自己抄襲。

雖然是文抄公,但這一刻顧錦年感悟到了這篇駢文的美。

駢文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