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稷下學宮,學術之爭,兩道天命,不可不爭(第2/7頁)

當需要的時候,山魁軍,祁林王,還有周王的人馬,也需要配合以及調度。

這股勢力很強,說是王者之師也不過如此。

為首的是鎮國公。

給予百姓無限希望與自信,鎮國公的名號,絕對不是白來的。

第二道聖旨,則是關於白鷺府的事情。

皇帝有旨,徹查大夏王朝,懸燈司,鎮府司,刑部,大理寺,兵部,以及新建成的督察院進行全方位調查孩童失竊桉。

從重嚴查,若發現有官員隱瞞不報,斬立決。

若發現有官員怠慢桉件,革職查辦,流放古塔。

若發現一府之地,失蹤孩童數量一年超過五十人,當地府君革職查辦,秋後問斬。

檢舉者檢發,最高可獎白銀千兩,良田五十畝。

同時若有知曉桉情者,可直奔京都,於督察院單獨匯報,所有奏折上達天聽,嚴懲不法者。

這第二道聖旨,在所有人眼中就是一個字。

狠。

極其狠。

懸燈司,鎮府司,督察院,刑部,兵部,大理寺,六個完全單獨的機構進行徹查,這樣大大的降低互相包庇。

部門越多,事情就會越復雜,你想保個人,難度很大,等於你要說通其他五個部門才能保下來,只要有一個部門覺得有問題,或者覺得不妥,那這件事情就辦不下來。

其次就是,這件事情,陛下明顯是極其重視,甚至是說大夏百姓都極其重視。

六個部門誰不想加急破桉?誰不想被百姓愛戴?尤其是督察院,這可是新的權力機構,對比這五個部門,資歷肯定比不上,自然而然要做點功績啊。

否則以後如何立足?

看得出來,永盛大帝動了真格,眾目睽睽之下,沒有人敢在這上面玩一點貓膩。

誰玩誰死。

至於第三道聖旨,則是關於顧錦年的,先是一頓責備,然後誇贊萬民,緊接著又回歸本質。

無非就是,這件事情呢,顧錦年有錯,而且是大錯特錯,百姓們沒有錯,百姓們團結一致,明察秋毫,所以呢我出來說句公道話,罰顧錦年寫三千字檢討,同時再設立顧錦年為督察指揮使,正四品官員,不屬於任何機構組織。

單獨成立一個督察小組,以後遇到任何事情,顧錦年都不準亂來,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但擁有上達天聽的權力,並且顧錦年督察之事,六部必須要在三天內給予處理。

無論什麽處理方式,由皇帝抉擇,但必須要配合顧錦年。

看起來好像沒什麽,可其實這就是‘起草權’,這道聖旨下達後,文武百官都沉默了。

這權力不比先斬後奏差啊,換句話來說,以後各地官員見到顧錦年都要小心點。

真得罪了顧錦年,直接給你寫個小報告,六部尚書一看,不管有沒有錯,必須要派人調查,沒錯勤勉之,有錯那你就等死吧。

這比禦史還惡心人啊。

可又沒人敢說什麽,聖旨都下達了,沒人敢招惹顧錦年。

聖旨下達後。

一些部門也開始幹活。

對外就是北伐之戰。

對內就是徹查此事。

而就在今日。

兩道身影也出現在顧家。

是徐進和王鵬。

顧錦年有些驚訝,得知徐進和王鵬來了顧家後,第一時間去迎接。

刑場之日,徐進與王鵬為自己帶來山魁軍萬民冊,這份恩情顧錦年記在心上。

親自接見二人。

兩人有些憨笑,入了國公府後,也不由連連贊嘆氣派。

“兩位將軍,是打算回去嗎?”

來到大堂後,顧錦年開口,詢問二人來意。

同時讓仆人準備上等茶水。

一聽這話,徐進與王鵬有些不好意思,但彼此之間看了一眼,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覺。

“刑場之日,兩位為我帶來萬民冊,顧某感激不盡,如若有什麽需求,直言開口就好。”

“只要顧某能辦,一定竭盡全力。”

顧錦年也不知道他們想說什麽,可欲言又止顯然是有事相求,所以直接許諾下來了。

這話一說,王鵬也就不啰嗦了。

“世子殿下。”

“白鷺府之事。”

“我與徐兄皆然敬佩殿下之舉,我們二人是粗漢子,說句難聽點的話,就是粗人。”

“但極其敬佩殿下所作所為,不僅僅是我們二人,還有我們幾百個兄弟,都佩服殿下。”

“想到世子殿下即將要封侯,肯定是需要人打下手,做些臟活累活。”

“我與徐兄,願意為世子殿下鞍前馬後,就是怕殿下嫌棄我們二人做事笨手笨腳。”

王鵬開口,剛開始還有些結結巴巴,可說到後面,則是一片赤誠之心,願意追隨顧錦年。

此言一出,徐進立刻半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