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帝王之怒,罷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動蕩(第5/7頁)

即便不發生這種事情,大金王朝與他關系甚好,想想看啊,大夏第一權貴,與其他國家皇子關系親密無間,皇帝坐得住嗎?

坐不住。

坐不住的結果是什麽?那就是會打壓,離心離德之下,再加上顧家勢力強大,就容易發生極端的事情。

顧家被滅了,大金王朝賺。

顧家沒被滅,卻遭到大禍,顧錦年跑來大金,大金王朝更賺。

倘若什麽都不發生,雙方關系好,顧錦年也不好意思針對大金王朝吧?

亦或者多多少少會留點情面吧?

如此一來,大金王朝只有賺,沒有虧。

刹那間,十二皇子恍然大悟。

“兒臣明白了,父皇當真英明。”

十二皇子開口,滿是喜悅道。

“這件事情好好去做,直接向朕匯報即可。”

“若此事處理好了,等過些年,朕會讓禮部為你忙活封王之事。”

大金皇帝出聲,讓十二皇子去做這件事情。

同時也許諾了王位。

這下子,十二皇子不由大喜,他是十二皇子,皇位不可能輪到他,他也沒有任何想法。

但封王則是他夢寐以求的。

大金王朝,皇子不一定能封王,能封王者雖然比不過皇帝,可未來也是一方的土皇帝,總比以後待在國都內,被圈養著好吧?

“謝父皇。”

十二皇子跪下叩拜,言語之間,激動萬分。

而此時。

扶羅王朝。

大殿當中,兩位皇帝左右而立。

左邊乃是神羅皇帝,中年左右,沒有任何一點衰敗跡象,實際上他今年有百歲了。

右邊則是扶桑皇帝,是一位女子,依是中年,可卻擁有一種風韻,以及一種威嚴。

滿朝文武左右而立,正在爭論大夏宣戰匈奴,扶羅是否援兵之事。

雙方各有意見。

可到最後,神羅皇帝開口了。

“兩國交鋒,由禮部出面調和,僅調和。”

“倘若戰爭涉及十二城,扶羅暗中援助。”

“若涉及內城,扶羅直接宣戰大夏。”

神羅皇帝開口,這是他的意思。

皇帝開口了,臣子們沉默了一會,但最終還是沒有多說什麽。

畢竟匈奴國的確很重要。

如此,這就是兩大王朝的態度,幾乎一致,但形態就是如此,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桉。

很快。

翌日。

大夏朝堂的事情,隱約被人傳了出來。

百官請辭之事,也逐漸傳開來了。

畢竟文武百官自昨日入朝後,就再也沒有出來,本身就瞞不住,再加上一些宮內傳出的一些風言風語,事情一下子引起軒然大波。

太子,秦王,魏王,甚至其他一些王爺也紛紛動身,來到宮中,面見聖上。

請求永盛大帝饒恕百官。

但結果如何,暫時無人知曉。

大夏宮內。

養心殿之中。

數十名皇子,由太子領頭,齊齊跪在殿外。

他們是為百官說情而來。

尤其是太子,態度堅決,希望永盛大帝不設東廠,免除百官直言之罪。

只是這些言論,在永盛大帝耳中聽起來,極其刺耳。

更是因此怒斥太子一番,不過這一次所有王爺都來了,雖然他們也希望太子倒黴,可面對這件事情,這些王爺心裏也清楚。

真罷黜百官,大家都沒有好處,必須要出面,也必須要讓永盛大帝收回聖旨。

誰都別想躲起來。

事情牽扯太大。

“兒臣請父皇為大夏國體安康,收回成命。”

聲音再度響起。

每隔一炷香的時間,太子便會開口,在殿外跪著呼喊。

其余皇子也紛紛跟著喊起來。

如此之聲,讓養心殿內的永盛大帝更是惱怒無比。

“當真是反了。”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氣,他攥緊拳頭,是真的怒。

百官找自己麻煩也就算了。

自己這幫兒子也找自己麻煩。

怒。

極其之怒。

可永盛大帝又不能做什麽,總不可能連自己兒子都廢掉?

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陛下,太子爺他們在外面跪了半天了,太子本身就體弱多病,再這樣下去,只怕要出事啊。”

“陛下,奴婢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吧,千錯萬錯,都是奴婢們的錯,請陛下息怒啊。”

魏閑與劉言跪在地上,也是痛哭不已。

事情鬧這麽大,他們也不希望永盛大帝這樣繼續與百官僵持下去。

再這樣下去,真要出大事啊。

他們跟在皇帝身旁,知道事情大小,自然而然不會亂來。

“閉嘴。”

永盛大帝只是冷冷開口。

他這次就鐵了心要罷黜百官。

若今日退步,是不是以後什麽事都要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