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京都之怒,百官爭議,江寧郡平亂,龍顏大悅(第7/8頁)

是沉默。

因為對她來說,生與死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

然而,對於城內米商來說,他們臉色無比難看。

朝廷糧食運來了。

官倉開放。

這對他們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他們的米再也不能賣天價。

一時之間,這些米商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可真正麻的是這些外鄉人。

他們連夜趕來,就是為了賺一筆快錢。

可沒想到的是,朝廷的糧食運到了,這就意味著江寧府不缺糧食了。

而他們現在如果把糧食運走,先不說成本有多誇張,這一路上的耗損也不小啊。

再者,運回去做什麽?自己家吃嗎?

都裝麻袋了,還吃?

賣的話,估計又要被米商狠狠壓價,完全是得不償失啊。

一時之間,這群外鄉人開始瘋狂壓價。

什麽三百兩,一百兩的。

十兩銀子就買。

可惜的是,難民壓根就無視他們,有免費的糧食不吃,吃你這種糧食?

十兩銀子?

五兩銀子都不賣。

不過也有一些人還是有些提防,擔心朝廷運的糧不夠,所以主動來買。

十兩銀子一石。

可其他外鄉人看到這一幕,肯定不幹啊。

直接降價。

九兩,八兩,七兩,六兩,到最後價格降到五兩銀子一石,再少了也不會有人賣,畢竟血虧。

五兩銀子剛剛好,正常米商如果打壓價格,他們賣是三四兩一石。

現在賣掉,能夠變現就當白跑一趟,為國家效力,也虧不到哪裏去。

而且早點賣掉早點回去,總不能一直在這裏風餐露宿吧?

第一批賣掉糧食人,立刻收拾東西回去,回去的路上,看到無數人都在運糧,這幫人滿臉笑容,什麽都不說,就特意營造一種大賺特賺的感覺。

倒不是故意使壞,這幫人想法也簡單,就當做是幫難民一把,如果現在要是說沒賺,這幫人掉頭回去,那豈不是只有自己一家虧了?

不過也有人吐苦水說沒賺,說朝廷運糧來了。

可結果呢?

得來的全是罵聲,什麽你自己賺了銀子,就不讓我們賺?平時沒看出來你是這種人啊。

總而言之,大勢已定,根本就不可能逆轉。

府內。

所有米商聚集,一個個愁眉苦臉。

隨著鄭公出現後。

眾人紛紛起身,你一句我一句,想問一問接下來到底該怎麽辦時。

鄭公的怒斥聲不由響起。

“現在知道來找老夫了?”

“之前去哪裏了?”

“讓你們不要賣這麽高,不要賣這麽高,你們就是聽,如今民怨四起,又有大量外鄉人過來賣米,我看你們怎麽收場。”

鄭公也是被氣的不行。

按他的意思,價格穩定在六十兩,即便是有外鄉人過來賣米,完全可以打壓,然後低價收過來,再高價賣出去,形成良性循環。

可問題是這幫人賣的太兇了。

動輒就是幾百兩銀子,實際上根本賣不到這麽多銀子,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然而這幫人也跟著漲價,讓這些外鄉人也紛紛開高價。

他們想要收購也沒用,總不可能真三百兩四百兩銀子收一石?這要是收了,引來的人豈不是更多?

可以說,這場糧災,可能徹徹底底被化解了。

“鄭公啊,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您快給我們想想主意吧。”

“我們知錯了,知錯了。”

眾人紛紛開口,罵他們接受,可先想出辦法才是王道啊。

望著眾人這般,鄭公也深深吸了口氣,木已成舟,的確罵也沒用。

“接下來都聽我的,不然的話,都別想發財。”

“朝廷運糧來,並不是一件壞事,外鄉人就不敢過來運糧了。”

“而且現在外面的小糧商,一個個低價出手,你們現在出面,把這些糧食全部買來。”

“主道全部被毀,朝廷運來的糧食,絕對不會太多,最多撐個十日,算上官倉還有一些,加起來二十日差不多了。”

“只要等這二十日過去,我等就可以繼續高價賣糧。”

“但在這個時候,你們不要再貪圖小利,穩住即可。”

“知道嗎?”

鄭公開口。

他並不認為朝廷能運來多少糧食,只要堅持二十日,就沒什麽大問題了。

可話雖然是這樣說的。

眾人聽後,卻只是點了點頭,但內心還是有很多焦慮以及反感。

一直讓我們穩住穩住。

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

你說朝廷給的糧不多?

你怎麽不去看看龍舟有多少艘啊,朝廷連龍舟這種東西都搬出來了,你還在這裏抱著僥幸?

這是眾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