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吾妻親啟(第3/4頁)

燕熙點頭:“季璋於民生上想的充分,就照著你的安排來。”

-

平川是西境的糧倉,近來梅筠雷厲風行地打倒了一批當地官紳,又整頓了糧行,手頭存了一些糧。

梅筠只在進議堂時飛快地瞧了一眼燕熙,見燕熙面有愁容,心中格外不是滋味。

梅筠精通官場,聽著旁人的話,便知自己該說什麽。他在各有心事間開口:“西境三郡唇齒相依,必當守望相助。嶽西和西洲有什麽難處,平川便是勒緊自己的褲腰帶,也要幫襯的。”

“平川是糧倉,淩寒這麽說,本台就放心了。”燕熙目光從梅筠身上輕輕轉過,向董正甫說,“西境三郡正逢戰時,當以戰時來管。我觀西境衛所之所以毫無戰力,根子還在軍需供應上。各地衛所,由當地衙門供養,郡、府、縣各級攤派,各自運送,亂成一團;且時間不保,若哪個衙門欠了,衛所當年的糧餉就不夠,一年一年的賒下去就成了壞賬。當兵的在衛所裏肚子都吃不飽,回家去軍戶的田又被占了,自然要跑。眼下最重要的是,統一軍需。”

這是要改西境的制度,而西境的供軍制度是照著大靖的祖制來的,燕熙這一改,就是要翻了大靖的衛所制。

燕熙前頭改編蒼龍軍,已經叫許多老臣心中忌憚了,現在又要改制,怕是靖都裏會有別的聲音。

這事太大了,賈宗儒和周敘對視一眼,不敢回話。

梅筠想的更深,他看燕熙端起茶杯抿水,又看周敘和賈宗儒額頭冒汗,便知道燕熙在等什麽,他接過了話鋒:“下官鬥膽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燕熙這才擡眼,正視梅筠。

他從梅筠沉著的目光中知道對方已經上道,藹了聲說:“淩寒請說。”

梅筠難得獲得燕熙的注視,他心中直跳,好在要說的內容他這幾日都在想,當下只要照著燕熙的意思定個方向即可。於是流暢地說:“督台大人說的問題,各地衛所也有此患,不僅是西境之難,也是大靖之弊。急事從權,西境試著改成例,是另辟蹊徑,也是不得已自救。行軍打戰,糧草先行,必得管好糧草軍餉,將士才能打得勝仗,我建議三郡的軍需統一調配,統一運輸,由三郡共建軍需處來辦。”

-

梅筠說的正切燕熙所想。

燕熙讀過不少明史,對明朝衛所制和軍戶制敗落略知一二。這本書裏大靖的制度是照著明制來的,軍事從鼎盛到荒廢,可以參照一些明史專家給出的研究來理解,對策也有現成的。

燕熙親自經歷了,有了更深的體會,加上自己的琢磨,抓住了最關鍵的軍事組織混亂無力這一要害,便有了當下的改制之法。

打仗是典型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後備組織不行,前方打仗必定畏首畏尾。

燕熙對自己的對策很有信心,因為已經有人先行給出了答案——宋北溟就做的很好。

踏雪軍戰無不勝,是因為後面有北原王府在供應,宋北溟的暗中籌備,是踏雪軍的底氣。

-

燕熙滿意地點頭說:“淩寒說的甚好,思禮和季璋怎麽看?”

賈宗儒和周敘都是一點就通之人,他們如今對燕熙是五體投地、言聽計從,當下聽明白了各中利害,立即表態。

賈宗儒說:“嶽西駐兵多,又有著連接三郡的交通,可在軍需中作為中轉,一切聽憑督台大人號令。”

周敘說:“西洲的戰馬多,幾處馬場供應了西境一半的戰馬,可以在西洲建戰馬司,也納入軍需處管理。”

燕熙面色越來越溫和:“齊心協力,必成大事。子延,你就軍需處的運作擬個章程,兩日後三郡主官再來議定。”

溫演立即行禮應了,在紙上寫下方才議到的要緊之處。

-

董正甫豎著耳朵聽了半晌,這些事都與他無關,可燕熙偏偏讓他聽了個全,便知燕熙有深意。

他不由往某個方向想,可又覺得那職位牽扯重多,做好了極是出彩,燕熙未必會把這種要緊的職位給他這麽一個未經事的監生。

董正甫心中七上八下,忽覺得齋內一下安靜下來,幾雙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緩緩擡頭,正對上燕熙柔和的目光。

燕熙說:“青嶺,軍需處草創,連個編制沒有。往吏部去報,能否批下來,或是多久批下來皆沒個準數。可眼下事情千頭萬緒,事事緊急,立刻就得做。我在總督府裏安排個從六品經歷,辦的是軍需處的事,你可願意?”

董正甫眼中升起光來,他一身壯志,竟然這般奇跡地有了用武之地。激動之情翻湧,眼眶肉眼可見地紅了,他跪到中央,磕頭誠摯地道:“謝督台大人擡舉。”

燕熙說:“往後往各群、府、縣去要糧必有各種扯皮,送糧到軍營又要事事周全,馬場的事涉利不小,每一樣都不好辦,又都要事無俱細地辦好,難為你了。不夠人,你只管問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