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竇占龍出世

書打哪兒開呢?得從關外說起,自清八旗入關以來,在白山黑水間打官圍的獵戶,均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節制,古書上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何況關外又是皇上的老家,什麽好東西都是人家的,除了一年四季應時當令的供奉,還要年復一年地往京城交"臘月門"。

皇貢中不僅有貴重的熊膽、熊掌、虎鞭,虎骨、虎皮、鹿茸、鹿鞭、麝香、山參、紫貂、鯉魚、銀狐、東珠也有奶酪、奶餑餑、喇嘛藥、馬奶子酒以及祭祀必備的松子、年旗香都用黃綾子包了,裝在九九八十一輛花軲轆大車上,浩浩蕩蕩走一個多月才到北京城。

老家的人千裏迢迢來送年貨,皇上當然會有諸多賞賜,什麽炒肝配包子、焦圈配豆汁、羊油麻豆腐、豆面驢打滾兒,砸點爛蒜拌肺頭,大碗鹵煮多加腸子,反正全是皇上愛吃的那些個東西,加上他們自己在京城置辦的吃喝穿戴各類物品,回去時也得把大車裝得冒尖兒。關內常見的油鹽醬醋、布匹鞋襪、針頭線腦、茶磚紅糖、鍋碗勺筷,在關外倒成了稀軍貨品,帶回去多少都不夠。

相距北京城不遠的樂亭縣,素來有很多做小買賣的貨郎,瞅準了其中的機會,推著小車挑著擔子,帶上貨物跟著馬隊,去到關外販賣。聽著是條財路,幹起來可不容易,關東山乃是大清龍興之地,關內百姓一概不準出關,如果讓人抓住,肯定得掉腦袋,何況關東山地廣人稀,老林子裏到處是虎豹豺狼,而且匪患猖獗,山高水遠走這一趟,說不盡有多少艱難險阻。但是大清八旗得了天下,王公貴胄跑馬圈地,近京幾百裏之內的順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間等府都成了官地,老百姓沒莊稼可種,只能做些個買賣。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眾人踩得出陽關道。永平府樂亭縣的小商小販結為"杆子幫",湊錢買通馬隊頭領,一路走到滿琿河邊上,在沿岸截起長短不齊的圓木杆子,圍成柵欄,圈出一塊地,支上貨架子。擺上從關內帶來的貨物販賣,獲利之後換購山中獵戶的獸皮、獾油。關東煙,等到再交臘月門的時候,又跟著馬隊一同返鄉,以此發了大財的商販不在少數。樂亮行商講的是貨真價實,最重"誠信"字,投該投之機,取當取之巧,從不缺斤短兩、以次充好,賺錢得賺到明面上,把買賣越做越大。

又經過上下打點,章到了在關外經商的龍票,成了名正言順的皇商。泥多佛大、水漲船高,經過一番苦心經營,杆子幫以前運貨挑的擔子、推的小車,也都換成鐵瓦大車,並在各地開設分號,生意一直做到了蒙古。從商在樂亭當地蔚然成風,小孩冒話就背小九九,從三歲起打算盤,學的全是商規。擱到過去來說,士農工商為四民,商排在最末一等,可是樂亭當地的人們,無不對做買賣的高看一眼。

乾隆年間,杆子幫的首領姓竇,雙名敬山,家住樂亭縣以東的竇家莊,祖上世世代代跑關東,創立了杆子幫總號,傳到他這一輩,已經置辦了兩百多輛鐵瓦大車。所謂的鐵瓦大車,無非是在木輪子和車軸上箍一圈鐵皮,再抹上油,這樣的大車可承千斤之重,日行七八十裏。竇敬山還養著不少大牲口,馬、騾、牛、駝,穿成把、列成隊、結成幫,不僅可以給自家運貨,還能賃給別的商號,額外又是一份進項。

他們一家老小幾十口子,住著一個大院套,以八卦五行選定方位,造廣亮大門,中間一條青磚甬道,兩側各有五進院落,山虎爬墻,藤蘿繞樹,百余間青磚瓦房,皆是雕梁畫棟、堆金立粉。外圍一圈院墻,厚七尺,高兩丈,最下邊以磚石砌成,縫隙裏填灌砂漿,當中用磚壘,外掛白石灰、高處拿江石沫子做墻帽,上邊扒不住人,也剜不透,盡可抵禦盜賊。宅院四角還造了更樓、眺閣,各院房頂有走道相通,看家護院的武師不下十幾位,持槍帶棒,晝夜值守。

有道是"百船出港,一船領頭",竇敬山是大財東,雇了精明能幹的"西家"打點生意,商號、車隊、牲口把式,各司其職、各安其位。東家不必親力親為,但仍需遵守祖訓,一年去一趟關外,一則盤點賬目,二則應酬主顧。按照慣例,在一年之中,杆子幫一定要請大主顧下一次館子。各幫各派的把頭、獵戶、漁戶、軍戶珠戶,一概由分號的三掌櫃出面,在二等酒樓,點一等席面,雞鴨魚肉,足吃足喝;款待有名有號的把頭、衙門口的大小官吏,則由二掌櫃出面、在頭等酒樓,點二等席面,山珍野味,好酒好菜;宴請將軍、都統、侯爺、旗主之類有權有勢的達官顯貴,必然是竇敬山親自出面,在頭等酒樓,擺設頭等宴席,熊掌扒魚翅、蟹黃爆魚肚、清燉哈士蟆、人參鳳凰雞,什麽貴上什麽,額外再送一份"孝敬",把這一幹人等打點好了,杆子幫在關外的生意才能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