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前路漫漫其修遠兮(第2/2頁)

同時,也為自管區流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讓更多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比如說采冰人、冰窖的工作人員、押運員和送貨員。

當更多流民有了收入之後,自然就有了花錢的需求,隨之帶動當地市場繁榮、經濟增長。而後,繁榮的市場和增長的經濟又會制造更多工作崗位。再然後……這就是良性循環,一環套一環,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生生不息。

實際上這並不是什麽太高明的招數,放在經濟學裏屬於最基本常識。可是知道和做到又是兩碼事,其它幾個安全區裏同樣的機會更多,但這麽多年下來並沒發生良性循環。

難道是東亞聯盟高層都不懂經濟,沒想到這個辦法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經濟學是洪濤的弱項,根本就沒系統學習過,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都算不上,頂多屬於一知半解。

倒是聯盟高層裏有不少相關的專業人士,在純粹的知識層面不知道高明要多少倍。他們不是沒想到這個辦法,而是做不到!

為什麽呢,因為權力,或者叫利益。由政府機構提供服務,想方設法讓流民生活好起來,不符合傳統文化的理念。

自古以來,官就是統治和管理的,根本沒有服務的概念,更不習慣放下身段去設身處地的為底層人群著想。同樣道理,底層也沒有讓官為自己服務的想法,官老爺官老爺,都是老爺了,自然是高高在上,怎麽可能去當孫子。

另外這類服務的短期效果很有限,換句話講就是撈不到快錢、獲得不了立竿見影的成績。這樣一來,不管是資本還是官員,都失去了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的動力。

流民沒有選舉權,他們過好過壞和聯盟官員的任命升遷沒有半毛錢關系。古人說的好,不圖利誰早起!商人重利,實際上官員更重利,他們不會做任何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除非不做不成。

但在自管區裏流民是有選舉權的,管委會的大部分職務都是由他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想連任、想拿到權力、想不被人唾棄,這裏的官員就必須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的去想一個問題:如何讓流民們給自己投票!

答案好像只有一個,盡可能讓流民生活發生好的轉變,還不能急功近利,必須考慮長遠,否則即便下了台也會被追究責任,同時聲名狼藉。

看到了吧,這就是動力,同時也是利益。誰都明白當官好,因為能拿到權力,再怎麽廉潔也會從中受益,這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從建立國家開始就一直在創新和失敗中摸索如何讓官員合理使用權力,經過幾千年的總結,至今為止只有一個辦法。盡可能的把權力變為公有,同時也要讓財產變為私有,只要這兩個玩意不碰面,一切都會向好的趨勢發展。

是不是最好的辦法,顯然不是,但在現階段洪濤只能這麽幹。他既無法創新也不能突破,唯有從歷史長河中找到點靈感。至於說以後該怎麽發展,說實話他自己都不清楚,先走出第一步再說,邊走邊摸索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