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第2/2頁)

不僅不會拖後腿,孟山長是位名揚大安內外,桃李滿天下的大儒,雖然身上只有朝廷加封的虛職,但在文人,以及許多官員中的影響力,絕對不小。

只是孟山長本人十分愛惜名聲,對權勢沒有興趣,只專心做教書育人的事,從未試圖仗著自己的影響力幹涉朝政,也不像宋太師之流,抓住機會就想拉人入派,擴充自身勢力。

何殊對孟山長的印象也很不錯,那麽一位成親多年沒有孩子,直到老來得女,也始終沒想過要納妾的男子,在這個時代,實屬難得與罕見,值得她的敬重。

“嗯,昌逸堂兄與那孟書令若能成就姻緣,的確是件好事。”

不過到底能不能成,他們一家說了終究不算,還是要看人家兩人自己。

因宮中舉辦的這場‘相親會’,接下來的時間裏,京中氣氛仿佛都隨之有些改變。

當正寧帝拒絕耗巨資修建皇陵,還在公開邸報上直接說出若要耗資百萬銀兩,他覺得自己‘死不起’的話被公開後,迅速在民間引起巨大反響。

因為在厚葬這一習俗下,有許多人都有類似感觸,只是他們不敢將這種話輕易訴諸於口。

如今皇上在面對大臣奏請修皇陵時,竟然直接發現這番感慨,還坦蕩地將之公諸於眾,讓人大感震驚與意外的同時,也隨之生出共鳴。

‘死不起’‘厚葬不起’的話題,也不再是羞於出口的忌諱。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這一期的公開邸報上,還公開了朝廷計劃要為各軍共計撥發的軍費,在大安全境修路、修築與維護各地水利工程的費用等,每一項投入都是巨資。

誰都看得出來,只要宮中不為這些朝廷花費撥款,皇上完全有的是錢給自己修座豪華大墓,甚至不必動用國庫稅收。

可是皇上舍得將錢花在大安的各項建設上面,卻不舍得花錢為自己修座好墓,這種一心為民的心態與作風,讓無數百姓都為之深受感動。

這些共鳴與感動匯聚到一起,就是百姓們對正寧帝異常尊崇的民心。

沈卓在看到最新一期的邸報時,也大吃一驚,他也早覺得大安盛行的厚葬之風,讓許多百姓不堪重負,有必要改善。

可是厚葬之風盛行的基礎,除了蘊含著人們對自己來世的美好未來的期盼,還有子孫後輩對長輩們的孝心。

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一些攀比之風,愈演愈烈,而且至今已盛行了許多年,不堪重負的百姓就算有異議,也不敢說些什麽,只能一代又一代的勉力堅持。

沒想到當今聖上竟然不惜以身作則,不懼有損自己的帝王威嚴,公然說出那些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會覺得丟臉的話。

可是聽聽百姓們的議論,言語之間透露出的發自內心地推崇,就知道百姓們不僅沒有覺得那些話損及帝王威嚴,還讓皇上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變得更為深刻與具體,也更讓百姓們感到更親切。

出去轉了一圈,聽了無數對皇上歌功頌德的誇贊之語,回去後的沈卓忍不住感慨道。

“陛下真是英明啊!”

心中想的卻是不知這是不是也是太子殿下的手筆,跟在他身旁的隨從曹良正不知道他真實想法,發自內心的由衷附和道。

“是啊,我爹和我娘還活著的時候,常說歷朝歷代,都沒出過比我們皇上更英明,更愛護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好皇上。”

可惜他們命不好,雖然遇上了好皇上,也沒享到幾天福,早些年吃苦受累,傷了身體的根本,前兩年他爹先撒手人寰,去年遭遇雪災時,他娘又沒熬過去。

要不是遇上前親自去他家了解受災情況的大人,他連送母下葬的錢都沒有。

見曹良平那一臉的遺憾與失落,沈卓擡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

“你倒也不必為他們感到遺憾,都說人死之後會轉世投胎,你的父母轉世投胎後,也能享受到陛下的福澤,沒了那些因積勞疾而產生的病痛,下輩子只會過得更好。”

曹良平聞言,頓時眼睛一亮。

“還是大人聰明,就是這麽個道理,我爹娘的下輩子肯定能過得更好,不像這輩子吃那麽多苦,對啊,人死之後會轉世投胎,修那麽好的墓,還帶上那麽多的陪葬品,其實也是浪費吧。”

沈卓笑著點頭道,“是啊,所以說,咱們皇上真是這世間最英明的帝王,也最聰明果斷有魄力,才會做出這個決定,希望大家也能學著些,不要辜負陛下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