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康郡王妃是老承義侯的庶女, 在康郡王透過出想要求娶之意後,才趕緊記在其正妻名下,充作嫡女,嫁給當時的康郡王做正妃。

為了幫初登基的正寧帝籠絡宗室, 也為展現一些態度, 何殊才會將其晉為親王。

而正寧帝登基後, 並沒有大肆封賞宗室中人,只封賞提拔其中一部分的行為。

讓康郡王一度曾為自己當初不懼外人的非議,為取得正寧帝的信任, 選擇娶趙氏庶女為正妻的行為,感到頗為自得。

直到得了為晉升為親王的好處後, 被安置在禮部的一個看著尊貴體面, 卻無實權的位置上,一直不得重用,讓妻子回娘家運作,也沒有任何效果後, 他才隱約發現一些事實。

他那位看皇兄對自己的母族也摳門得很, 除了按例封賞的爵位,與面子上的一些賞賜外, 對趙家也不重視。

他的老丈人雖是他皇兄嫡親的舅父,也沒得到任何重用,而他的老丈人也不敢有任何不滿。

這與康郡王預想中的不一樣,也與從前的那些皇帝上台後, 往往都會首先擡舉並重用自己的母族、妻族的情況不同。

畢竟這兩族所處的地位,注定了他們會天然地依附皇上, 全力輔助皇上坐穩位置。

何況在皇上登基前, 也會得到這兩族的大力扶持, 縱觀過往歷史,有不少皇帝甚至是靠著這兩族的幫扶,才有機會登上皇位。

可是正寧帝登基繼位後,對母族與妻族的都只維持面子情,毫無重用之意,卻沒傳出他忘恩負義,不念舊情的非議。

這裏面的真相就顯得有些微妙。

繼皇後親自上書奪了自己娘家的爵位,正寧帝罷了他表弟的爵位,還將罰其除族,將其送入農場勞作,這兩家也沒敢鬧後,明眼人更加確定,這完全是因為那兩家心虛理虧在前。

沒有行下春風,怎敢盼秋雨?

沒有幫扶過當年還在潛邸中的正寧帝,正寧帝登基後,用什麽態度對待他們都不為過。

畢竟是他們放棄與漠視正寧帝在前,後來沒有受到報復,已經算是正寧帝寬容大度,何況還只是因他們犯錯而收回本就是由正寧帝給出的東西。

因為是趙家女婿,康郡王後來不僅猜到其中的真相,還從他的妻子那裏得到確認。

康郡王這才意識到自己當初不惜放下臉面,求娶趙氏庶女為正妻的行為,可能是個得不償失的錯誤選擇。

所以自那以後,康郡王就對康郡王妃徹底冷了下來,他那位皇兄連自己老舅父的面子都不給,又怎麽可能在意一個沒見過面的庶表妹。

只是顧慮到趙家並沒有倒下,而是尊榮與權勢地位,都已落到與他們並不親近的趙晉仁身上,康郡王才沒想過要換個妻子。

而現在,就是他需要通過妻子,從趙晉仁那借力的機會,他想趕在所有人之前,弄清楚定海水師大營裏的事。

趙晉仁是定海水師的主帥,肯定對大營裏發生的一切,包括何廣庭為何會去大營,還召集手中的勢力去大營的事,都了如指掌,甚至還參與其中。

所以他也不要多,只要趙晉仁能給他透個口風,讓他知道該從哪裏的使力,再幫他在上面美言幾句,他就有機會將這個可能是大機緣的差事,從何廣庭的手中搶過來。

趙晉仁雖然和他妻子關系不親近,可他畢竟是趙家子孫,老承義侯對這個大孫子有情有義,當初還曾堅持將他請封為世子。

所以康郡王認為,就算趙晉仁不給王妃這個姑姑面子,肯定不敢拒絕其祖父的面子。

更何趙晉仁的年齡已經不小,縱然他位高權重,受上面的信重,也該明白獨木難支的道理。

他這個姑父作為曾經的親王,就算現已降為郡王,也有足夠的資格成為對方的助力,在京中與其守望相助,他的老丈人也該明白這個道理,好好勸勸趙晉仁。

康郡王不知道的是,當康郡王妃回娘家找她爹哭訴大侄子不尊重她,害她在康郡王面前丟臉,老承義侯滿臉的無奈與滄桑。

“容兒,你該知道,晉仁自幼離家,在外祖家長大,又因為他母親的事,對我們趙家的這些親人心存芥蒂,你就別再去打擾他了。”

聽到這話,康郡王妃趙秀容不敢置信地瞪大雙眼看著自家老父親,連眼淚都忘了流。

“爹,您怎麽可以這麽說?趙晉仁姓趙,不管他在哪裏長大,生來就是趙家人,就得認你這個祖父,認我這個姑姑,我們趙家的爵位都被他搶走了,他憑什麽還怨恨我們?敢不認我們,我去宮裏告他去。”

看著憤怒的女兒,老承義侯滿臉的愁苦之色,皇上只看重他的大孫子,壓根沒將這個舅舅放在眼裏的事實,他不可能跟任何人說。

他的大孫子當著他面,拒絕照拂庶弟妹的場景,雖已過去半年有余,卻讓老承義侯至今想起,仍覺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