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第2/3頁)

見識過在那種遠超歷史水位的大洪水沖擊下,仍能屹立在原地的大堤壩的結實程度,這些官吏都知道用水泥建的房子的好處。

可是對比他們已為此付出的,以及未來將要付出的巨大損失與代價,就算能得到的這份好處,也實在讓人沒辦法感到高興。

認為自己有必要對東合府的這些百姓負責的三公主沒有急著離開,而是選擇留下全程參與後續的善後工作。

看到這些奉令而來的各部官員們的安排,她當然也已看出朝廷此舉的用意,心中難免有些愧疚。

可她並沒有因心中那點不忍與歉意,就選擇站出來抗議朝廷的安排。

因為親自面臨過抉擇的人,更清楚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選擇的痛苦,可是他們要顧全大局。

而她會在聽到太子在水利官員臨行前給出的建議後,決定聽從水利官員們的建議,將東合府選為泄洪區,也是因為這裏的地勢很適合用來作為懸河的泄洪區。

這裏靠近懸河的區域,山多人少,連通地下水的天然溝渠也多,泄洪過來的水消退得快。

只需遷徙與轉移三四個縣城中,住在低處的十幾萬百姓,就能完成泄洪,遠比在其它區域,轉移上百萬百姓的損失小。

所以拋開那點私人感情,三公主也贊成將東合府設為常備泄洪區的決定。

“林大人,朝廷是肯定不會虧待百姓的,派人為受災百姓統一建造房屋,肯定只是第一步,後面還將會有更多的補償與惠政將陸續到位。”

只是這番言語太過蒼白,根本安慰不了滿心焦慮的當地知府。

東合府的知府林明坤正是當初帶著一眾官員,再三跟三公主哭求,請她放過東合府的人。

他自己是外來官員,在本地既無土地山地之類的私產,在被選定的泄洪區中,也沒有豪華私宅。

之所以會在明知三公主什麽做出那個決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情況下,仍然試圖阻止對方,實在是因不想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就這麽被毀去。

如今事已成定局,只能想著要如何幫助受災百姓們重建家園,結果,朝廷擺出負責任的態度,派京中官員來善後的同時,還帶來將東合府正式設為常備泄洪區的噩耗。

這讓林明坤實在忍不住為自己治下百姓感到不平,就算朝廷會給補償,對這些受災百姓們而言,只能彌補一部分經濟損失而已。

在洪水中被毀去的家園,精心打理的土地莊稼被淹,所能給百姓們帶去的傷害更大,難以衡量其中的打擊與損失。

“何大人,這次是受形勢所迫也就罷了,朝廷怎能這樣做呢?這也太苦了我們東合的百姓。”

聽到這話,三公主在深感愧疚之余,也感到心酸與無奈,可她還是認真解釋道。

“所以朝廷這次對泄洪區進行統一規劃,房屋都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盡量避免再出現這種突如其來的強制遷徙,等到懸河水位再下降一些後,朝廷打算在炸開的大堤那裏,建起泄洪閘,利用得好了,對東合府也是個機會。”

迅速思考能有哪些好處的同時,林明坤面上仍然苦笑道。

“希望如此吧,這次被淹區域的莊稼算是徹底絕收,下官知道,朝廷肯定會給補償,不會讓百姓餓到。”

“但是作為他們的父母官,下官不得不為這些可憐的百姓們求個情,還請何大人出面幫忙爭取一下,看朝廷能不能將那傳說中可以畝產五百斤以上的新作物種子,賜一些給他們。”

高產作物的種子與種植技術,誰都想要,可是誰都知道在東西有限的情況下,像東合府這等在產糧方面沒優勢的地界,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才能等到,或是需要花大代價,才能有機會購買到良種。

像東合府這種山多地少的貧困區域,要不是因為這次泄洪,上邊可能根本想不起來大安還有個東合府。

從三公主的反應中,不難看出東合府成為常備泄洪區的事,已然成為定局,林明坤已經顧不上為此感到傷心難過,只能盡量為這些百姓們趁機爭取一些看得見的好處。

面對這麽個要求,三公主著實有些撓頭。

哪怕她因這幾年常年都在京外,對高產作物事情不太了解,也知道朝廷既然沒有主動在大安境內推廣,肯定意味著種子不夠多。

可她也確實感到對不住這裏的百姓們,所以她在稍作猶豫後,還是選擇一口應下。

“行,今年已過春種之季,我不確定京裏還有沒有剩余的種子,但是明年,最遲明年我保證會給你們送來一批土豆玉米的種子。”

達成這個約定後,兩人都感到松了口氣。

三公主是因覺得承諾的事問題應該不大,大不了拿她的功績去兌換,能讓她少承受些良心上的煎熬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