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2/3頁)

畢竟京中前段時間剛出過官員在光天化日之下遭遇襲殺的事件,他在沒有得到正式任命前,就是個候官的,死了估計還不如那個戶部主事能引起的動靜大。

而後面這個選擇是正三品,相當於是讓他從正四品直接跨過一大品階,再次得到破格晉升,的確是重賞。

所以張長平在腦海裏快速分析過後,迅速做出決定。

“多謝殿下,微臣想去東廣省提刑司。”

何殊滿意的點頭,這個結果不出她的意料。

“東廣省的形勢有些復雜,可以讓崔提督為你安排一隊人手,負責保護你的安全,或者是孤讓你帶進京的那幾人若來了,你也可以問問他們是否願意與你同去。”

張長平這才知道何殊當初提議讓他帶人進京時,可能就是為了他的小命著想。

同時也是為了方便他去新地方後,身邊有幾個自己精心培養出的得力手下,方便展開工作。

可他當時沒能領悟中到這其中的意思,還差點給拒絕了。

崔景懷顯然也沒想到,還以為是太子看上那幾人,打算好好培養。

意識到還在陳陽城時,這位看著跟普通少年沒多少差別的太子殿下,就已經盤算好自己的去處,張長平心中有些憂傷。

他不知道太子殿下到底看中他身上的哪一點,竟然認為他適合做司法方面的工作,他完全可以改,因為他是真心不太想幹這種容易得罪人的活。

而太子殿下顯然也知道這活不好幹,才會主動提出要安排人保護他。

不動聲色的小心看了眼皇上,發現他正拿著一只朱筆,漫不經心的批折子,連字都不寫的那種,翻開掃了一眼,敷衍的打個勾就算完事。

張長平就知道,太子的安排就是皇上的意思,而正寧帝批折子劃的那筆,也迅速讓他聯想到自己逢年過節上的請安折上的一個紅對勾。

也就是說,他絞盡腦汁寫的那些歌功頌德的話,被遞到皇上面前,只配得到不足三息的翻閱與一個對勾?

難怪他在青山州多年,呈到宮裏的文章寫得再怎麽天花亂墜,都不如太子親自去陳陽城走一趟,親自看到他在青山州做過的事,給他帶來的好處大。

“回稟殿下,林進志等人願意冒險隨臣進京,臣更希望他們能留在京中,跟在崔將軍手下,得到更好的歷練。”

何殊做事向來喜歡將一切都坦開說,盡量給人家留下可以自由選擇的機會,既然對方已經做出選擇,她當然不會拒絕。

“可以,這件事就這麽說定了,明早會宣你的上朝,當朝嘉勉你在青山州的功績,並宣布任命你為東廣省提刑按察使一事。”

張長平只得滿臉感激的謝恩,若非他是個不喜得罪人的性格,對於擔任司法類工作,本能的有所排斥,對他而言,這次的任命對他而言,絕對又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高升。

但是他也知道,這絕對是皇上與太子對他重視與關照,所以張長平確實是打心裏感激這份聖恩。

讓張長平先退下後,何殊才對崔景懷道。

“東廣那邊的形勢非常嚴峻,要不是何欣月巡察使在東廣境內遇襲,朝廷都不知道東廣省內發生的匪禍,孤會給他安排幾個幕僚同去,這個張長平做事擅長左右逢源,做人很能隱忍,應該能應付得了,不過你還是要給他用心挑些得力幫手,保護好他們。”

何欣月就是三公主,十五歲開始接觸朝廷事務,兩年前被外放到地方任巡察使,巡三省吏治與災害等信息,算是充作朝廷耳目。

作為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公主,何欣月十分珍惜皇上與太子不顧滿朝文武的抗議,堅持給她爭取來的做官機會,對待工作十分用心。

何殊也是在接到三公主親自以身試險,才取得的情報後,才知道東廣省的一地遭遇水患,卻隱瞞不報。

沒有朝廷撥發錢糧賑災,地方官員又不作為,導致大批遭災百姓流離失所,卻被地方官員派兵勇設關阻攔災民逃往其他地方。

也就是說,此前不僅是朝廷沒有接到東廣省境內遭遇水患的消息,連在其附近周邊的人,可能都不知道這事,被瞞得十分緊。

而地方遭遇水患,趕緊向朝廷伸手要賑災物資,才是常規,可是東廣省這次不僅沒有按照正常流程走,還不遺余力的隱瞞,裏面明顯有貓膩。

何殊接到三公主派人從特殊渠道遞到宮裏的密奏後,一眼就能看出那些人在打什麽主意。

都不用驚動戶部與工部,從戶部產業那邊拿到水泥作坊的近幾年為東廣省提供的水泥量,以及東廣省用來申請那些水泥的工事後,就知道裏面到底存在怎樣的貓膩。

說到底,還是財帛動人心導致的這場禍事,參與者眾,才會合起夥來捂蓋子。

而何殊給張長平準備的原是另外一個省,知道這件事後,才臨時決定將張長平安排到東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