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等到觀察得差不多了以後, 何殊才讓正寧帝開始放大招,於是讓之前還在為那些官員辯解的朝臣冒冷汗的東西,逐步被吏部在朝堂上公開。

吏部公開那些調查資料中,涉及到的不少官員, 做官的的聲望與評價都很高, 但是資料中卻列舉出了那些人是如何沽名釣譽、弄虛作假的鐵證。

包括但不限於讓當地文人圈中小有名氣的人, 畫下他們去鄉下視察、與農人交談的場景,寫文章大肆誇贊,在調離一地時, 強制要求百姓十裏送行、送萬民傘等操作。

那些足以讓朝堂上的許多官員都深感大開眼界,想不到地方官員竟然還能這種玩法。

他們不知道的是, 何殊在前世受到過太多的信息熏陶, 她自己經歷雖然有限,但是通過網絡見多識廣。

太知道什麽叫做炒作與立人設,現在的人對這兩個詞肯定沒有概念,但是有些心思靈敏、善於鉆營的人, 已經在實踐。

有了何殊給提供的調查方向, 她安排的那些人,不怎麽費勁, 就能目標明確的一找一個準。

畢竟何殊用九年時間構建起的這張由多方勢力組成,彼此之間既能相輔相成,又能相互監督與制衡的信息網,現已初步完工。

再結合建言箱的安置與郵遞業務的全面鋪開, 接下來能給她提供各種信息的效率,勢必會變得越來越快速、精準。

結束一場再次延時的大朝會後, 有官員不滿的攔住吏部尚書丁建真。

“丁大人的口風真緊哪, 大家同僚多年, 難道就不能提前知會一聲嗎?”

說話的官員心中一肚子火,想到吏部早已掌握著他維護的那名官名的罪證,前兩天卻一直冷眼旁觀,看著他上竄下跳的與人爭吵,將皇上惹得十分不快。

丁建真心裏苦,表面上卻出公正無私的模樣。

“唐大人怎能這般誤會本官,若能早點拿到這些罪證,本官一定會早些當朝揭露,怎麽可能任由大家一直被蒙蔽,這些是由山南三省按察使派人快馬送回京的,老夫是在上朝前才接到的。”

看到對方滿臉質疑,丁建真冷哼一聲道,“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老夫接到這些罪證的時間,天地可證。”

說完,丁建真難掩怒意的甩袖而去,讓周圍一些關注此事的官員,都小聲議論起來。

丁建真沒有說假話,他確實是在早上上朝時,接到這些由九門提督崔景懷親自交到他手中,要求他要在朝堂上當眾公開的案卷。

那些案卷的由來,他也確實是照著崔景懷的話復述的,可是現在誰都知道崔景懷曾是什麽身份,是當今的心腹。

這麽一來,那些案卷的來歷,就有待商榷了。

可是就算他告訴所有人,這是皇上已經提前派人私下調查清楚的,這些人又能如何?

而他自己現在還處於將功折罪的階段,這次追責的許多官員,都是經他審核過考評流程,做過最終批示的。

結果他卻一直沒有發現那些光鮮履歷的背後,竟然還藏著那麽多的貓膩,為了能給自己的官聲鍍金,那些地方官員竟能玩得這麽花樣百出。

看得出來,皇上應該知道得不是一兩天了,竟然一直隱忍不發,一直忍到這次為給稅改方案開路,拿出來將人一網打盡,讓朝野上下的官員都以儆效尤。

而他這個身負失察之責的吏部尚書,除了聽話和配合,哪敢再有什麽小心思、小動作,還不知道皇上手上握著他的多少錯處呢。

被嚇得不輕,正在認真積極幹活的丁尚書不知道,正寧帝其實也是在朝堂聽到吏部尚書宣讀那些內容時,才知道那些讓他聽了既好氣,又好笑的稀奇事。

畢竟此前他只是隨便翻閱了一下,最關注的是那些真正違法犯紀,與哪些勢力勾結的內容,並沒有關注後面那些無傷大雅的部分。

如今看來,真正有意思的竟然後面那些內有玄機的內容。

雖然已在朝堂上看過一遍,下朝之後,將奏折丟給何殊批,不務正業的正寧帝拿那些卷宗中記載的一些事當話本子看。

“這些可都是臉厚心黑的人才啊,知道了這些,朕以後都無法再直視萬民傘、德政碑了。”

這讓正寧帝再次忍不住感慨,當皇帝實在太不容易了,朝野上下的這些官吏,都是人才輩出,他根本不是那些人的對手。

要不是調查結果已經擺在眼前,人證物證齊全,正寧帝怎麽都想不到,這世上欺上瞞下、沽名釣譽的方法竟然那麽多。

何殊知道,要不是受限於這個時代,那些人若有機會,他們還能玩出更多,更超出世人想象的花樣。

“這很正常,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能達成目的,人類的下限可以超出想象,所以才有法律的出現,即便如此,也多的是存僥幸之心,選擇鋌而走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