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頁)

“別想了,有楊家父子在,咱們怎麽可能有好日子過。”

說到這裏,大家的心情都低落下來。

還有人叮囑小三子:

“你可別再把這些東西拿出來了,當心叫那姓楊的給你燒了。”

小三子不解,大家又七嘴八舌地把慎郡王慰勞他們,給了很多肉和糖,結果楊家少將軍嚴令所有人不許吃全燒掉的事情說了一遍。

哪怕過了好些天,說起此事大家也依舊很憤怒。

小三子這下也沒了炫耀的心情。

就算得了慎郡王那邊給的棉衣又如何呢,他們沒有始終沒有生在慎郡王麾下。

甚至因為見識了待遇的差距,越發對如今的現狀悲憤不滿。

類似的情形在鎮西軍的其他營房也在上演著。

楊犇生在功勛世家,頓頓不缺酒肉,如何能想到,僅僅因為他燒了那些士兵們那麽一點肉和糖,就會引起這麽大的怨憤。

不管怎麽樣,隨著慎郡王在高旗慰勞鎮西軍這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及那些從蕃平城返回的士兵們的無意識地談論此行的見聞,讓慎郡王麾下軍隊的強大,待遇優越,士兵們被愛護等印象,深深地烙印在了諸多底層士兵心中,叫他們向往不已。

甚至私下裏還有人說起,聽蕃平的慎郡王麾下士兵說,如今其實有不少其他地方的守軍歸順慎郡王。

鎮北軍,禁軍都有。

郡王對那些歸順者也是一視同仁的。

這樣的傳聞,攪得人心浮動。

可因為軍中已經實行嚴酷的連坐制度,一人叛逃全隊士兵極其家人要受到牽連,一隊叛逃,全都連坐,暫且也無人真的敢鋌而走險。

害怕被懲罰,這樣的聲音也傳不到軍中上層去。

即使如此,楊朔得知楊犇的處理方式後,也深覺不妥,將他叫來訓斥一頓。

“你這樣做,分明是招致眾怒!”

楊犇還不服氣:

“一點肉和糖而已,他們就算生氣,難道還敢造反不成?”

“這些人真是一點禮義廉恥都不知道,人家給點肉和糖,尾巴就搖得比狗還歡,丟盡了我鎮西軍的臉!”

楊朔生氣地道:

“你竟還不悔改!”

楊犇依舊覺得自己做得有理:

“爹,你是沒看到,當時那些撿到肉的人那一副吃相,跟八輩子沒吃過肉一樣,我若不阻止,到時候當著慎郡王的面,全軍士兵就能像狗一樣搶食,吃得滿臉是油,您說您這臉掛得住不!”

這下楊朔也不說話了。

如此場面,他們確實丟不起那個人。

有些咽不下這口氣,想拉回慎郡王攪亂了的人心,楊朔把軍需官喊來,打算給全軍士兵好好加一頓大肉,補償他們先前的損失。

可一問才知道,如今因為與西戎停止了邊貿,根本買不到那麽多羊,附近百姓養豬的也沒幾戶,一時間居然連上千頭羊,或者幾百頭豬都湊不出來。

“買!不惜一切代價買!”

最終花了平日裏五倍的價錢,才把需要的牲畜湊齊。

東西倒是買回來了,楊朔也難得平易近人地像是慎郡王一樣,和藹地說慰勞大家辛苦,請大家吃肉的話。

又道上次少將軍燒掉那些東西,是因為不能讓他們吃不明來歷的的食物,擔心他們中毒。

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能吃上肉,底層士兵們看起來也挺高興的。

可有了慎郡王那邊的強烈對比,士兵們的心已經寒了,哪裏是一頓肉可以暖回來的。

更何況,這一頓之後,依舊是吃糠咽菜,依舊是被上官隨意打罵責罰,依舊是拿著微薄的軍餉,穿著破爛的軍裝。

*

李洵不知道楊朔在為自己兒子捅出的簍子而頭疼。

他慰勞鎮西軍,自然是抱著些宣傳的目的。

他不想打內戰,能讓鎮西軍像宣德那些鎮東軍與禁軍一般,不願也不敢對他出兵就是最好的。

不過,他著實沒想到,楊犇竟如此“上道”地配合自己。

在他的預想中,楊犇或許會將那些糖和肉收起來,再用他們軍中自己的名義發放給士兵。

雖然有些掩耳盜鈴,但多少能蒙蔽一部分腦子不那麽清楚的人,士兵們也是能真正吃到他給的糖和肉改善下生活的。

卻不想楊犇如此經不得激,被他屢次氣到後,竟然強硬地要把所有的東西全部燒掉。

這必然會引發眾怒,也讓他的宣傳效果比預想中還要好。

但親眼目睹了鎮西軍底層士兵們飽受磋磨的模樣,又見證了楊犇的魯莽愚蠢,李洵更覺得沒必要留著楊家父子了。

這父子二人把持著鎮西軍,但凡肯善待士兵,整頓一下軍風,那些士兵們都不至於是那副瘦骨嶙峋的樣子。

如此,哪怕政治立場不同,他奪取軍權的時候,也會保他們下半生富足無憂。

行軍打仗,指揮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每一個士兵發揮的力量也同樣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