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西疆距離京城直線距離都有三千裏, 送信的差役雖然一路走官道,卻在清河戰場附近又繞了路,足足花了十二天, 才把消息送到京城。

嘉佑帝看到楊朔的折子,勃然大怒。

“嚴崢這叛賊, 簡直罪該萬死!來人,把他的家人全部押入天牢,每人砍一只手, 送到長寧去!”

若有可能, 自然是要先用他的家裏人進行威脅,若能讓其動搖心智,或者改變主意最好。即使不能, 也要斬殺其家人警告其余邊將。

讓官位較高的武將必須把家人留在京中為質, 為的就是防備這種情況。

聽到嘉佑帝脫口而出的話, 陳旺神色有些尷尬,卻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提醒道:

“陛下……嚴崢只有一妻一子在京中, 全都死了。”

嘉佑帝這才想起, 先前因為六公主而和未婚妻一起殉情的那個禁軍小將,正是姓嚴。他殉情沒多久,其母好像也中風去世了。

所以,那嚴崢竟是因為此事懷恨在心, 才投靠了西戎?

如此一來,朝堂上針對六公主的彈劾恐怕又會甚囂塵上。柔妃作為六公主之母, 也會因為教女無方被人詬病, 那他還怎麽晉升她做皇貴妃?

況且, 楊朔鎮守西疆, 也需要安撫。越過貴妃楊氏晉升柔妃, 必會讓楊朔暗中不滿。

那麽,至少在西疆戰事未平前,都無法再晉升柔妃了。

他明明說過,至少要先讓她做皇貴妃,卻在臨門一腳時食言了。

想到這,嘉佑帝的心情更加陰郁,心中恨毒了壞事的嚴崢。

“逆臣賊子!待朕平息西戎戰事,必將其千刀萬剮!”

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嚴崢的兒子還不是他賜死,而是自己想不開殉情的,他為了安撫嚴崢這邊將,也給他兒子追封了一個四品校尉的爵位,已經很對得起他了。

可這嚴崢不但不知感恩,還懷恨造反,可見其本就不忠心。

楊朔竟然如此失察,將此人放在那般重要的邊城,統領數萬大軍,導致如今釀下大禍!

等西戎戰事平息,必須要將此人替換下來才行。

嘉佑帝在心中給楊朔記了一筆。

第二□□會上,也提前做了些安排。

得知西疆的變故,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如今和北戎的戰事還沒完,又加上一個西戎,聽著就叫人覺得焦慮不安。

第一時間跳出來發表見解的是禦史,彈劾六公主,說其言行不端,逼死臣子,這才為邊境埋下如此大的隱患,導致邊將投敵,百姓罹難,要求嘉佑帝嚴懲六公主以儆效尤。

對此,嘉佑帝早就安排好了帝黨的人進行反擊。

帝黨臣子立刻義正言辭地反駁:

六公主先前已經為此受到了懲罰,沒得為了一個逆臣讓公主這樣等天潢貴胄兩次受罰的。而且,如今更該譴責的難道不是嚴崢這叛將?這禦史不彈劾嚴崢,卻揪著六公主不放,莫非是還在同情叛將?

一番話說得禦史不敢再反駁。

這爭端後,又有帝黨說,此次長寧陷於敵手,必須追究鎮西大將軍楊朔的失察之罪。

這是嘉佑帝最看重的事,自然是安排了不少人進行附議。

四皇子的支持者,也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跟著添油加醋。

一時間,看起來整個朝堂上大半人都在要求懲處楊朔。

嘉佑帝見輿論發酵得差不多,這才站出來道:

“楊朔此次失察釀成大禍,的確當罰!但念在西疆戰事緊急,朕允許其將功折罪。只要奪回長寧,驅逐蠻戎,便可既往不咎!”

有天沙與鼎德兩次大捷在前頭擺著,從大臣到嘉佑帝,基本上都不接受和談,連討論都不用討論,就一錘定音決定開戰了。

聽到這話,有一個戶部的大臣站出來,憂心忡忡地建議道:

“陛下,朝廷與北戎戰事尚未平息,如今西疆又再開戰端,軍需糜耗甚巨,恐怕國庫難以支撐。”

他的話立刻遭到了其余大臣的攻訐:

“你的意思,不開戰難道還要和談?”

“那西戎根本就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和談?你難道想把西疆十幾城都割讓給他們?”

“我大啟西疆二十余萬大軍,還怕他西戎不成?”

西戎的實力,遠沒有北戎強大,不然也不至於當年接受和親與邊貿,而不是像北戎一樣奪走大啟許多土地。

戶部大臣趕緊道:

“陛下,臣的意思並非真的要和談,而是能不能先拖延時間,待北戎戰事結束,再與西戎開戰?”

嘉佑帝卻是毫不猶豫地否定了他的提議:

“做出和談的姿態,只會助長西戎氣焰。朕要讓四方邊陲的蠻夷們都知道,膽敢侵占大啟國土,只會迎來大啟的強軍!”

大啟常年養著上百萬軍隊,不需要因為開戰額外再征召軍隊,開戰的耗費便不會像別的朝代那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