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頁)

隨後又讓人模仿袁晨升的筆記,用了袁晨升的將軍印,通過五百裏加急的官方渠道給嘉佑帝送了回信。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嘉佑帝竟會對被他遣送回去的欽差與禁軍全部進行滅口。

不管是原主還是他,對於人命都從不敢如此輕率。

他無法想象,有人居然會為了這麽無關緊要的一件小事殺上百人。

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他繼續盤問萬德貴:

“照你所說,你們這一路僅有少許盤纏支撐,並無路引與身份文書,又是怎麽來到肅城的?”

萬德貴趕緊道:

“回郡王,草民等沒敢走官道,沒有文書路引也無法加入商隊維持生計,盤纏花完後,便吃樹皮草根果腹,絕無為非作歹之舉。”

這和他們如今瘦得皮包骨頭,衣衫襤褸的形象很符合。

看了一眼底下的十幾名前禁軍,李洵心中對這位姓萬的副都頭倒是高看了幾分。

不管他們的故事是真是假,此人能僅憑著曾經在肅城一天,以及與廂軍們在路上短短幾天的接觸,便判斷出他的行事準則,且約束下屬,一路上寧可吃草根樹皮也絕不為非作歹,便逐見其見微知著,判斷形勢的能力。

不過,李洵表面上並沒有表示什麽:

“你們的事本王都知道了,既如此,便隨廂軍去食堂吃飯休整吧。”

萬德貴卻道:

“郡王,還有一事……跟我們一起來的,還有路上遇到的一些流民,聽聞我等說起郡王的仁德,也想投靠於您……只是他們不像我等孑然一身,還有些妻兒老小的拖累……”

這對李洵來說卻是有些意外之喜。

如今他剛打下河原,手中儲糧豐富,耕地面積廣闊,缺的正是人口。

原本就想著,等河原那邊與北戎的戰事過去,或許還要想些辦法收攬流民充實人口,沒想到還有人主動找上門來。

“流民?怎麽到肅城來了?”

肅城苦寒又靠近邊界,按理說流民不會太願意往這裏來。

萬德貴便說起他遇到流民的經過。

如今宣德已經被北戎全線占領,北戎兵住著宣德城,搶劫著周邊的郡縣,打起仗來一點也不著急。

守城方本就占優勢,大啟官兵無法主動出擊,只能在北戎出兵的時候用人數優勢對他們進行封鎖,守住清河防線。

兩方戰事膠著,一時間誰也奈何不得誰,只能彼此拖耗著時間,卻是苦了周邊郡縣的百姓。

他們不是被北戎抓去做軍奴,就是村落被燒殺搶掠。

因此,越來越多日子過不下去的百姓,開始舉家往南邊與東邊逃竄。

可今年很多城郡本就受蝗災之苦,沒有多余的糧食,哪裏肯收留這些流民。

流民們不敢往更危險的北邊去,被拒之門外後,只能被迫往更西邊走,試圖從西邊再往南,尋求一位好心郡守的收留。

萬德貴等人,便是在距離肅城七百多裏的文州遇到第一撥流民的。

當時那些人正被一些身強體壯淪為匪徒的流民搶劫,他們看著不忍,挺身而出解救了那些老弱婦孺為主的流民。

那些人得救後,便想跟他們同行。

聽說他們要去肅城,還十分不解,為何要去肅城這樣靠近邊界的地方。

萬德貴如實解釋說了肅城廂軍的待遇,又說肅城百姓的日子過得極為安泰,郡王也是仁德之人,那些無處可去的流民,便想來肅城碰碰運氣,看是否能在肅城討得一口飯吃,熬過已經來臨的寒冬。

他也不好幹涉他們的決定,畢竟流民的處境確實艱難。

後來一路走,一路又遇到了好幾撥這樣的流民,哪怕路上許多人病死餓死,最終也還是帶了一千多號人過來。

“這些人在哪裏?”慎郡王問道,聲音聽不出喜怒。

萬德貴道:

“在東邊城門外。”

擔心被城裏的守軍射箭驅趕,他們只敢待在離城門一裏地外的空地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於他們這些來投奔慎郡王的軍漢身上。

萬德貴小心翼翼地懇求道:

“若郡王不便收留,草民便去跟他們說,還請郡王不要派兵驅趕射殺,他們都是些可憐人,不敢作亂的。”

慎郡王沒說答應不答應,只讓他的手下們跟著廂軍下去安置,讓人給他端了一碗溫熱的粥,叫他立刻喝了,然後帶路去尋那些流民。

隨後點了五百廂軍,親自騎著馬去往東城門,也給了他一匹馬,讓他帶路。

中途,還有斥候騎馬飛奔離開,回來不知道說了什麽,反正最後慎郡王讓人開了已經落鎖的東城門,帶著五百廂軍親自出城去了。

萬德貴看著陰沉沉的天,心裏墜得發沉。

快下雪了。

那一千多人裏,老弱婦孺占了大半以上。

冬日裏,哪個郡的日子都不好過,自己的屬民還顧不過來,又哪裏會憑白收留那麽多不是壯勞力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