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這是井田制?】(第2/2頁)

王崇熙說:“殿下,若是如此情況,那就沒必要挑動刹帝利和婆羅門鬥爭了。他們其實是一種人,無非世襲軍官和士紳望族的區別。”

眾人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制定統治策略。

如果漢人要擴張,就以村社為單位擴張。殺死村社貴族,漢人來做地主,其余一切照舊。

說白了,就是融入種姓社會,漢人變成新的婆羅門和刹帝利。

這一套種姓制度,天生就是給征服者制定的。

你可以輕松征服這片土地,殺死婆羅門和刹帝利就能取而代之。但是,你別想去改革這種制度,那純屬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除非漢人移民越來越多,漢人繁衍的後代越來越多。隨著漢人的增加,量變引起質變,那個時候才能打破原有制度!

因為落魄的高級種姓,可以從事低種姓職業(種姓理論規定不行,但實際上可以)。

當漢人充斥各種職業之後,種姓束縛就被打破了。

趙匡栐下令道:“讓孫可望暫時停止進軍,傳令各地貴族,只要效忠於我,他們依舊擔任原職。已經打下來的土地,伱們制定一個賞田方案。按照土地面積,將已經占領的村社,劃分為鎮村兩級,漢人皆為鎮村貴族。我們帶來的官吏,要麽在太武城當官,要麽去鎮上做官。漢人村社,漢人沒有種姓之分,其余種姓和職業不變。”

管憲說道:“殿下,長此以往,漢人就會變成婆羅門和刹帝利。而殿下的晉國,也會跟這裏的小邦沒有區別,百年之後極有可能任人宰割。”

趙匡栐說:“所以漢人內部不搞種姓制。”

“殿下,人心趨利,人性也耽於安逸,”管憲勸諫道,“我們這些人,或許還能堅持本心,可我們的後代呢?到時候,有可能儒家教化都會忘掉,為了方便統治,國王帶頭改信印度教。”

馬珵說道:“教化不能忘,等騰出手來,必須建立孔廟。等漢人孩童多了,一定要建學校。這裏的種姓制太嚇人,就是誘人享受的,一點點消磨意志,最終消磨得連祖宗都忘記,連儒家先賢教化都忘記!”

“殿下,國內安穩之後,請立即建孔廟!”王崇熙拱手拜倒。

“殿下,請建孔廟!”

眾人集體拜倒。

趙匡栐咬牙說:“孔廟當然要建,城內那麽多異族廟宇,先拆一座改為孔廟,把廟裏的神像全部砸了!若有教徒造反,那就全都殺了!”

孔廟建在印度,便是漢人的文化火種。

孔廟不滅,則華夏永存。

一旦沒有了孔廟,這裏的漢人會迅速墮落,最終徹底融入躺平等死的種姓制度。

王崇熙又說:“殿下,移民此地的漢人,不得信仰異族宗教。不說信仰,就是拜神都不能去拜,若有違反者,全都抄家問斬!”

“可。”

趙匡栐也被種姓制嚇到了,接受過儒家教育的人,天生就排斥這種玩意兒。

孫可望停止進軍,趙匡栐讓文官丈量沿河數十裏土地。根據土地總面積,賞賜給官吏和將士,所有漢人都是地主,沒有土地的泰米爾農民,則通通轉化為私人佃戶。

全國實行兩種法律,一套針對漢人,直接從中國搬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一套針對土著,沿用種姓律法。

目前,趙匡栐的實控地盤,也就一座城和沿河數十裏土地,統編為一個縣和若幹村鎮。

傳令四方之後,全國各地的城市和村社,貴族們果然紛紛效忠,完全沒有反抗的意思。當初朱羅王朝被滅時,他們就懶得反抗,現在趙匡栐滅了坦焦爾國,他們同樣也不會反抗。

前提是,不去變動種姓制度!

只要種姓制不變,哪個當國王,他們無所謂。

而趙匡栐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丈量土地、賞賜農田、興修孔廟、恢復商業。還要興修水利,很多灌渠都破破爛爛,讓首陀羅和賤民當役夫,給口飯吃不餓死就行。稍不注意,餓死一些也無所謂。

就婆羅門、刹帝利的土地集體管理制,今後農稅別想收太多,大部分都被印度教貴族給貪了。

得改,讓婆羅門、刹帝利變成地主,實行更先進的地主所有制。但又不能現在改,因為沒有足夠的官吏,即便改了也換湯不換藥,照樣給你隱報田畝數量。

趙匡栐都無語了,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輩子還能見到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