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棉稻輪作】(第2/2頁)

勸農司江南所的農業研究員,足足在江南觀察總結了十年,終於搞出這一份總結性報告。

沒有虛頭巴腦的詞匯,通篇都在用數據說話,總結棉稻輪作的防治病蟲害效果。

棉稻輪種之法,明代中後期就已在江南出現。

雖然搞不明白原理,但農民還是發現,兩年棉花、一年水稻,這樣輪著種植是最合適的。

用《農政全書》的原話來說,便是: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種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潰爛,土氣肥厚,蟲螟不生,多不得過三年,過則生蟲。

翻譯成白話便是:兩年棉花,一年水稻,可以蓄積土壤肥力,還能防治病蟲害。

不過嘛,隨著明末江南饑荒,以及防治技術的發展,這種水稻輪作已經亂套了。饑荒之後,紛紛改種水稻。而紡織商人,又瘋狂誘惑農民一直種棉。

還有一些州縣,則是不知道棉稻輪作的好處。

不得不承認,中國古代農業技術是真的發達。即便是幾百年後,農業專家使用科學方法試驗,折騰半天發現還是古代的“兩棉一稻”最好(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

且看一組現代科學試驗數據:

第一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為1.3%—3.8%。

第二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為3.9%。

第三年種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激增至38.8%—70.1%。

如果第三年不種棉花,改為種植一年水稻,繼續種棉花的時候,黃萎病的發病率又降回去。

不僅是黃萎病,還有其他病蟲害,都能靠棉稻輪種來防治。

科學解釋為:棉稻輪種是一種水旱輪作,通過改變自然環境,有效抑制昆蟲和病菌的滋生繁衍。同時,還能調節土壤,保持土壤的肥力。

許進拱手說:“陛下,這些數據,是近十年來,對江南十多個州縣,進行長期觀測總結的結果,絕對不會出現錯誤。如今江南的棉花種植,因為紡織機器的發展,種植方法已經越來越亂。很多百姓不信邪,為了賺更多錢,種了兩年棉花還繼續種,完全就是在麻著膽子碰運氣。還有一些州縣,盲目將農田轉為棉田,根本就不知道有棉稻輪作之法。還有……”

“還有什麽,盡管說出來。”趙瀚說道。

許進低頭道:“朝廷對棉田一味征收重稅,也擾亂了棉稻輪種。”

額,這個純屬意外,誰讓朝中大員不懂怎麽種棉花?

趙瀚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對此人更加贊賞,問道:“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許進回答道:“陛下,臣沒有在學校讀書,以前讀的是私塾,後來自學了小學、中學課程。陛下收復江南之時,臣也曾跟隨縣中士子起義,沒有去縣裏做吏員,而是選擇進當時的勸農所。”

趙瀚說道:“你即刻卸任勸農司江南所所長職務,擢升你為勸農司員外郎,先到江南擔任勸農使。我會讓戶部和地方配合,今後不管是山東還是江南,棉田必須遵守棉稻輪種之法。另外,為了調節糧食產量,必須嚴格約束到每個鎮。一個鎮的農田,棉稻輪種的時間,必須要錯開。不能這兩年大家都種棉花,然後第三年又一起種水稻,搞得前兩年糧食奇缺,第三年卻谷賤傷農。”

這就涉及到政府幹預了,得讓精通數學之人,合理安排每個鎮的棉稻種植面積。

只要最初幾年安排好,接下來就不用再去幹涉,農民按照“兩棉一稻”的規律自己種植便可。

如此這般,即能保證產棉區的產糧紅線,又能科學的增加棉花產出,實現棉花與水稻雙豐收的局面。

另外,棉田的重稅,也可以稍微降低一些,盡量不去幹擾棉稻輪種規律。

一切都要講科學啊,不只是發展工業,發展農業也是如此。

趙瀚繼續對許進說:“你把這份報告,再潤色一下。我讓禮部印刷成冊,印它個幾千份,讓吏部派人發下去,產棉區的各級官吏必須熟讀。”

“遵旨!”

許進大喜,他忙活十年,終於出成果了。不但自己升官,還能惠及萬千百姓。

趙瀚又問陳希頌:“你研究農事十余年,在勸農司已經升無可升,是該升去做政務官了。擢升你為戶部右侍郎,回去之後便到吏部報道吧。”

“謝陛下!”

陳希頌也高興起來。

二人躬身退下,趙瀚說道:“讓李自成進來吧,我也想看看他長啥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