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皇帝批閱《明史》】(第2/3頁)

錢謙益目瞪口呆:“這……這這也行?”

趙瀚說道:“弄死那麽多奴婢,我心裏過意不去啊。那就不弄死吧,將其驅趕為流民,上報朝廷說奴婢已死,其實效果也是一樣的。”

錢謙益仿佛被擊碎三觀,喃喃自語道:“難道隋煬帝修大運河,死亡無數役夫,竟是被大族活活逼死的?隋末流民遍地,也是被大族驅趕的?”

趙瀚笑道:“我可沒說,也不敢篤定,但我確實看到空子可鉆。”

錢謙益無話可說。

宋代以後的士紳大族,確實無法體會隋唐門閥的“豪氣”。那些門閥,可是有合法部曲的,不但奴仆數之不盡,還能擁有私人武裝啊。

趙瀚說道:“所以我把田分出去,就沒想著再收回來。即便明知百年之後,還會繼續土地兼並,但也不敢下令死者還田重分。若是讓死者還田給官府,一是逼得百姓隱匿土地和人口,二是官員可以對這些還田上下其手。士紳還能跟官員勾結,草菅人命,逼死百姓無數,趁機收回土地,把田畝分給士紳之家!”

錢謙益的心情很復雜,拱手說道:“陛下聖明。”

一直批閱到傍晚,趙瀚終於把《歷代田畝考》批完,對錢謙益說:“拿回去,按照朱批重新修改。”

“遵旨!”

錢謙益還不能走,繼續苦等,因為還有別的稿子。

《明史》的本紀部分,也一並送來了,需要皇帝親自過目。

趙瀚先是讀了朱元璋的本紀,感覺還不錯,都是正面事跡,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野史。

一直看到朱棣的本紀,趙瀚終於提筆畫圈,寫道:永樂帝當為明太宗,廟號成祖,豈非改朝換代乎?

這是給朱棣降級了,成祖肯定比太宗牛逼。

什麽嘉靖為了給親爹騰位子,於是把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這種說法純粹就是瞎扯淡。

古禮為“天子七廟”,但從宋徽宗開始,就一直是“天子九廟”。

到了嘉靖時期,宗廟總共擺著九個皇帝。把朱元璋的祖爺爺祧出去,剛好八個,騰出一個給嘉靖他爹。哪裏還需要再祧?

真正的原因是朱棣配祭明堂,嘉靖把自己爹也送進明堂。這種做法簡直胡鬧!

由於親爹搶了朱棣的明堂香火,嘉靖為了補償朱棣,於是把明太宗改為明成祖。如此一來,朱棣就級別提升了,可以跟朱元璋一起,去享受每年的郊祀——等於本該朱元璋獨享的香火,莫名其妙被朱棣分潤去一半。

因此,嘉靖把朱棣改為明成祖,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朱元璋……當然,朱棣如果泉下有知,肯定也非常不爽,搞得他好像亂臣賊子一樣。

接下來的明堡宗之類,趙瀚都快速掃過,在明憲宗的本紀仔細查看。

這版《明史》終於正常了,沒有萬貴妃殘害皇子,對朱見深的功績也更客觀。除了安置百萬流民之外,對朱見深在蒙古和遼東的功績,也濃墨重彩的寫出來。

畢竟建州韃子是大同新朝的死敵,曾犁庭掃穴抄了韃子老窩的朱見深,自然要被描述為雄才大略的君主。

當然,負面評價也有,朱見深到了晚期昏聵不已。

一直讀到正德皇帝的本紀,趙瀚哭笑不得:“兩軍大戰七日,竟只斬首蒙古十六級?”

錢謙益回答說:“陛下,臣等害怕弄錯,專門請教了都督府的將軍們。《明武宗實錄》應該沒有亂寫,甚至有可能在維護武宗,明軍可能比武宗實錄裏死得更多。”

“你詳細講來。”趙瀚說道。

錢謙益估計真的仔細研究過,侃侃而談道:“斬首十六級,並非殺敵十六人,應該是明軍來不及割下蒙古人的腦袋。”

“此戰第一日,雙方意外遭遇,都沒怎麽打,蒙古人就跑了。”

“交戰第二日,明軍王勛部被孤軍圍困。實錄記載,兩軍互有殺傷。但明軍始終被包圍,自然不可能去割首級。”

“交戰第三日,忽起大霧,蒙古人害怕被突襲,主動撤圍離去,雙方並未激戰。”

“交戰第四日,王勛應該是接到了武宗的命令,主動出城作戰,把自己當誘餌將蒙古人留下。這一日,王勛始終被圍困,援軍各部想包圍蒙古人,但一直都沒成功。而且,明軍戰事頗為不利,沒有時間去割蒙古首級。”

“交戰第五日,武宗親自上陣,想要把蒙古人圍殲。各路人馬害怕武宗有失,拼死奮戰,終於成功合兵,依舊無法包圍蒙古人。武宗的車駕都差點陷落,武宗說自己親手殺敵一人,應該也是在這個時候。明軍始終處於下風,同樣也沒什麽機會割首級。”

“交戰第六日,蒙古人跑了,無法攻破明軍大陣,因此不願與明軍作戰。”

“交戰第七日,蒙古人騎馬跑得很遠,明軍根本就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