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江蘇鹽政】(第2/3頁)

“原來如此,你可以走了。”徐穎也不駁斥這種鬼話。

汪明然被說得更不敢走,他此時愈發篤定,徐穎早就掌握了實情,畢竟這位以前是“錦衣衛頭子”。

汪明然硬著頭皮,咬牙說道:“西商的產業被吞並後,贛商和徽商聯手漲價。運商(食鹽運輸商)也是咱們的人,跟著一起漲。朝廷派人來查,便眾口一詞,說是制鹽、運鹽的成本增加。”

這是在江蘇鹽務廳的配合下,贛商和徽商聯手壟斷了淮鹽,不僅壟斷淮鹽的制造,甚至壟斷了淮鹽的外運。

徐穎依舊不滿意:“想保住你的生意,就別藏著掖著,陛下最關心的是田政。操控鹽價,輕判只會罰款,重判也頂多吊銷執照。就這點事情,陛下會派我來江蘇主政?”

“田……田政?”汪明然口幹舌燥。

徐穎說道:“江蘇的戶廳官員,有沒有參與其中?”

汪明然搖頭:“沒有。這等小事,縣裏的戶科官吏就能辦成,用不著驚動府裏,更不必驚動省裏。”

“砰!”

一直喜怒不形於色的徐穎,聽到這話終於怒了,氣得把茶杯摔出:“小事?掠奪民田,你竟說是小事!”

江蘇的官員為了政績,放任商賈擴大鹽場,巧取豪奪百姓田產,把許多能種糧食的土地改為鹽田。失去田產的農民,只能被迫到鹽場打工,如此鹽場就有足夠的工人,並趁機壓低工人的工資。

而官府,則增加了鹽業稅收,因此整個江蘇官場都睜只眼閉只眼。

汪明然忐忑不安的跪著,焦急等待對自己的處置。

徐穎拍拍桌案:“這裏有紙筆,把你知道的全部寫下來。哪些官吏,哪些商人,寫得越清楚越好。爭取將功贖罪,我可以保住你的鹽商執照。但是,要把偷逃的稅款補上,另外再準備一大筆銀子做罰款。”

“是!”

汪明然連滾帶爬,跑去提筆寫供狀,額頭和背心全是汗水。

徐穎真不敢把這些鹽商全搞掉,否則短期內必然市場混亂,會影響好幾個省的民生。但又必須嚴懲,否則朝廷將威嚴掃地。

大概的處理方式,就是吊銷三分之一的鹽商執照。然後,將這些專營執照重新分配,招募山陜、江浙的商賈入局,一舉打破贛商和徽商對淮鹽的壟斷。

而沒被吊銷執照的鹽商,也會追繳稅款,再處以重額罰金。

徐穎代表皇帝和朝廷,他只要敢下手,再牛逼的鹽商也得乖乖聽話。這裏可不是歐洲,商人連蹦跶的權力都沒有。

就拿歷史上的清朝來舉例,富甲天下的揚州鹽商,在道光年間竟然搞得“揚商已窮困”。

當時,經營淮鹽的商號有數百家,迅速破產到只剩下幾十家,江淮鹽商破產率接近九成。乾隆皇帝的布衣之交、江淮首席總商江春,在貧困潦倒當中去世。一些大鹽商的子女,男的給人做師爺賬房,女的甚至淪落到花街柳巷。

鹽商們咋完蛋的?當然是被朝廷殺豬了!

乾隆皇帝撈錢是一把好手,但銀子不可能憑空變出來。乾隆每次下江南,都由地方商賈出錢接待。商人不但要承擔皇帝的鋪張靡費,還要給朝廷報效捐輸銀兩,再悄悄給皇帝的隨行官員送銀子。

不計暗中送給官員的,只論明面捐輸給朝廷的。乾隆初年,還不到1000萬兩。到乾隆後期和嘉慶初年,就迅速增漲到2700萬兩。

另外,全國起義不斷,兩淮水旱頻發,一出事兒就讓鹽商捐銀子。

江淮鹽商不可能傻乎乎做提款機,既然給了銀子,自然要從別的地方撈回來。

於是,朝廷的鹽稅暴跌,民間的鹽價暴漲。

道光二年,朝廷覺得該清理鹽政了,堵死鹽商們撈錢的空子。一時間,江淮鹽商入不敷出,十多年裏陸續破產了八九成。

這就是中國古代社會,商人面對朝廷,只有伸脖子挨宰的份兒。

徐穎拿到汪明然寫的供詞,接下來的一個月,依舊照常處理公務,完全沒有任何動手的意思。

但是,鹽商們卻動起來,紛紛前往官府自首,把自己偷逃的鹽稅全額補上。同時還集體下調鹽價,瘋狂的掙表現,生怕自己變成被殺的那只雞。

徐穎卻在暗中給皇帝寫信,大致內容為:

“根據國安院、督察院的暗中調查,江淮沿海地區,被侵占的農田不在少數。甚至有些離海數裏的村落,因為挨著河流,也有商人開設鹽場,用船運來海水燒煮食鹽。那裏還有很多非法小鹽場,大部分跟地方官吏有關。”

“被侵占的農田,都已經鹽堿化,想恢復成農田很困難,操作起來得不償失。這些農田,只能維持現狀。但是,被侵占田產的農民,鹽商必須拿出重金賠償。但凡涉嫌侵占農田的鹽商,一半商號取消特許執照,改為招募外省商人接管。剩下一半商號保留執照,但執照持有人全部流放,該執照換成其家人繼續持有。如此處理,才能保證鹽務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