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垃圾間諜】(第2/3頁)

他一個滿清細作,竟然得到皇帝賞識,還親自給他下訂單,說運來多少貨物都能吃下。

皇商啊!

曹逢吉猛然生出沖動,想要回去自首,從此成為真正的皇商。可他害怕皇帝震怒,哢嚓掉自己的腦袋,又怕滿清細作陰魂不散,半夜裏把自己悄悄弄死。

那些韃子該死,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眼見大好機會卻不能抓住,曹逢吉心中對滿清深惡痛絕。至於留在遼東的家人,倒是被他刻意忽視了,反正他還年輕得很,肯定能再生一兒半女。

曹逢吉坐著轎子回家,一路都在想法子。

他要把隱藏在南京的細作都找出來,然後再自首請皇帝抓人。如此一來,既能讓自己更安全,又能為南京朝廷立下大功。

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他雖然自己是細作,但只認識另外兩個細作。一個是他手下的夥計,另一個是揚州的晉商,平時也是讓夥計去揚州傳消息。

唉,慢慢來吧,急也急不起來。

這可不是二戰時期的間諜,距離遼東那麽遠,就連傳遞重要消息,都是以月為計量單位,就別提搞更復雜的操作了。

回到住處,曹逢吉記錄內容,無非就是大同皇帝要采買那些物資。

這些情報肯定要送出去的,包括南京的糧價,還有各種大型物資調動。另外,見聞輿論也要傳遞,大到南京什麽學術流行,小到南京重臣雞毛蒜皮的家事——可以通過文會,從士子口中得知。

非常粗糙的間諜技術,只知道記流水賬,不知道匯總之後提煉,而且情報系統也簡陋無比。

說實話,只要把曹逢吉的上線抓了,嚴刑拷打就能揪出一大串。

徐穎也正在調查曹逢吉的上線,而且已經有了眉目,盯著傳遞消息的夥計便可。

沒有啥扣人心弦的諜戰情節,因為古代間諜還沒發展到那種程度。無非通過各種手段,結交關鍵人物,或是收買,或是策反,再不行就簡單的打聽消息。

古代官員的保密意識奇差,經常是喝酒聊天,聊著聊著就能套出情報。

當然,密文技術還是有的,否則容易暴露身份。

曹逢吉把情報都寫成加密信件,連帶著前半個月的情報,一起交給夥計:“拿去揚州,跟別的夥計一起上路。”

這次派夥計北上很正常,皇帝下了訂單,曹逢吉要讓人準備毛紡織品。

楊一芹就是那個細作夥計,他跟著其他正常夥計出發,還沒離開南京就被人盯上。

這貨在揚州下船,帶著情報來到一處大宅,遞上曹逢吉拜帖之後,非常順利的被放進去。

一個中年漢子跟蹤至此,看著楊一芹進宅子,便留在附近等著。等到傍晚,楊一芹還沒出來,中年漢子才默默離開。

中年漢子來到客棧,把三掌櫃叫進房裏,告之那處宅院的具體位置:“重點盯防這家,看看他們都跟誰接觸,最好能派人混進他們的商號。”

三掌櫃驚訝道:“上頭派人嚴查參商,沒想到居然是一個鹽商。”

中年漢子說:“參商也要繼續查。”

揚州三大商幫,分別是:山陜幫、江西幫和徽州幫。

由於趙瀚造反成功,江西和徽州幫都因此獲益,把山陜商賈排擠得日暮西山。特別是山陜鹽商,專營份額微乎其微,不管是出於利益,還是出於對趙瀚的仇恨,山陜鹽商給韃子當間諜都再正常不過。

此時被盯住的這個山西鹽商,還跟名臣王崇古、張四維有些關系,可以算是王、張二人的旁系後代。

張居正去世之後,張四維繼任首輔,幹的啥事兒不問自知。

張四維、王崇古這對甥舅,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封疆大吏,而且全都出自鹽商家庭。當時的禦史郜永春,在巡視鹽務之後說:“鹽法之壞,由勢耍橫行,大商專利。”就差沒有報出張四維、王崇古的身份證號。

即便如此,郜永春還是被張四維逼得辭官。

弘治皇帝鹽法改革之後,山陜鹽商已經開始衰落。正是張四維這些山西大臣,打著改革鹽法的旗號,在萬歷年間重新洗牌,讓山陜鹽商再次豪橫起來。

對於長期定居揚州的山陜鹽商而言,趙瀚斷了他們的財路,那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一個月後,徐穎遞來調查進展:“揚州的晉商王氏、張氏、範氏,還有陜西商人李氏,這些鹽商都有問題。要麽給韃子傳消息,要麽給李自成傳消息。南京這邊,有一個姓艾的參商很可疑,但暫時沒有抓到什麽把柄。陛下,要抓起來審訊嗎?”

趙瀚還想看一場扣人心弦的諜戰大片,結果調查順利到出人意料。

古代間諜們,職業技術太粗糙了!

引蛇出洞也沒啥收獲,無非一堆文人喝酒抱怨,真讓他們投靠韃子,怕是一個個能嚇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