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堅守】

廣濟縣城(武穴市梅川鎮)。

張獻忠、孫可望統兵十萬,又兼民夫無數,號稱八十萬大軍襲來。

孫可望指著嶄新的城墻說:“去年七月開始建的,用什麽水泥砌磚,中間夯土壘實,地基也打得不深,想來不會很堅固。”

“敵軍主力可在城中?”張獻忠問。

孫可望回答:“不太清楚。趙瀚地盤之內,不敢騎馬打探,否則必被當成奸細抓起來。最近一段時間,敵軍頻繁調動,而且就地征召農兵和民夫,以前探知的消息已經不作數了。”

張獻忠思慮道:“撒出一股騎兵,往東打探敵方虛實,順便看能不能劫掠武家穴。”

武家穴在長江邊上,明代是個商業集鎮,即後來武穴市的城區位置。

而廣濟縣治,明代一直沒有築城。

趙瀚占領此地之後,用大半年時間,迅速築起城墻。條石與三合土為墻基,夯土為城墻,墻面用水泥砌磚而成。沒有護城河,只有一條梅川河擋著。

水泥砌磚的墻面很脆,用火炮一轟就會掉落,純粹是為保護裏面的土墻不受風吹日曬。

嚴格來講,這是傳統的夯土城墻。

“老馬,這次你帶騎兵做先鋒,遇到敵軍萬萬要小心,趙瀚的火銃兵著實厲害。”張獻忠又囑咐身邊一人。

這人叫做馬守應,別號“老回回”。

革左五營當中,左金王跟明軍打仗時戰死,革裏眼、改世王、亂世王被張獻忠殺了兼並部眾。

如今只剩老回回馬守應,地盤被張獻忠劃在鄖陽。此人是大明邊軍出身,他麾下的騎兵,不僅有漢人和回民,甚至還有蒙古人。

張獻忠大軍在廣濟縣城附近紮營,撒出兩千馬隊做探子,老回回則帶五千精騎直奔黃梅縣。

廣濟縣的各個村落,已經堅壁清野。

百姓要麽撤進西北邊的大山,要麽撤進廣濟縣城。張獻忠一路率兵過來,沿途有些秧苗已經插下,有些水田還來不及插秧。

此時此刻,守城百姓看著外面的敵軍,一個個眼裏都是仇恨的目光。

特別是那些來不及插秧的農民,他們已經撒種育苗,已經犁田蓄水,什麽工作都搞完了,只剩插秧這關鍵一步。張獻忠一來,啥都白幹,農時已經被耽誤!

翌日。

張獻忠掏出一副民用版千裏鏡,這是細作在江西買來的。

他派了許多細作出去,都有家眷做人質。但能回來的只有一半,也不曉得是被殺了,還是留在趙瀚的地盤不肯走。

城樓上密密麻麻,守軍數量非常多,但看樣子都是些雜兵。

張獻忠放下千裏鏡,他有種直覺,大同正規軍不在這裏。城裏應該全是百姓,守城的也是本地百姓。聽回來的細作說,趙瀚的地盤每個村都有農兵,想來廣濟縣城的守軍也以農兵為主。

這座城不好打,雖然沒有正規軍駐守,但前期準備太充足了!

再不好打,張獻忠也必須打下來。

由於地形原因,南邊是長江,北邊是大別山,張獻忠的出兵通道非常狹窄。若不拿下此城就長驅直入,他的糧道非常危險,很可能被城中守軍跑出來斷掉。

攻城的前幾天,必須先派工匠和民夫,在梅川河搭建七八道浮橋。

張獻忠一邊讓人搭橋,一邊砍樹制造攻城器械。

那些撒出去的馬隊,一部分朝著東南方而去,他們嘗試劫掠武家穴這個商業集鎮。

奔至鎮外,卻見圍繞小鎮,已挖了兩道寬大的壕溝,沿途村莊的農民早就撤走了,而且大部分撤到武家穴鎮防守。

馬隊奔回去匯報情況:“大王,武家穴鎮外有深壕,只留幾條窄到可以通過。沿途農民都沒了,怕是已經撤到鎮子裏,鎮裏有可能擠了兩三萬人。”

張獻忠聽了眉頭緊皺,他原定的戰術,是沿途搶劫糧食,裹挾百姓不斷進軍。

可眼下這種情況,糧食搶不到,百姓也裹挾不了,只能一座一座的慢慢攻城。這他娘還打個鬼啊?

趙瀚手裏究竟有多少糧草,竟然可以玩堅壁清野!

廣濟、黃梅、宿松等縣,都是去年被趙瀚占據的,許多百姓移民不足一年。根本就沒收獲多少主糧,只是補種些雜糧而已,一半百姓靠啃紅薯過冬。

這幾縣的百姓全是累贅,堅壁清野躲起來,口糧大部分得靠趙瀚提供。

張獻忠完全想不明白,為啥趙瀚把寶貴的糧食,用於撤離轉移百姓?留在農村自生自滅不好嗎?

什麽分田析產,什麽輕徭薄賦,張獻忠都覺得是一種收攏人心的手段。關鍵時刻,還得靠軍隊打仗。如今就要打大戰了,把糧食用來養百姓是什麽情況?

很快,張獻忠就會明白!

浮橋搭建完畢,僅有的二十多門火炮,被推到河對岸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