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鹽法改革】

羅汝才逃得很徹底,不但放棄六安,而且放棄所有地盤。

固始、商城、光州、光山、息縣、羅山、信陽,這些州縣全部扔給趙瀚。他帶著精銳老營,裹挾大量新賊和百姓,重新越過淮河跑去河南腹地。

李自成的主力已經離開,集結在山西、河南邊境,試圖全力進攻北直隸。

河南腹地的情況非常復雜,大大小小的反賊有幾十股。他們表面上歸附李自成,暗地裏互相攻伐搶劫,羅汝才就是去兼並那些勢力。

跟趙瀚硬碰硬?

羅汝才的匪號可是“曹操”,能不打硬仗就絕對不打,必須打的時候則跟瘋狗一樣。

“都督,前線來信。”

信件有好幾封,一封是胡定貴寫的。

這小子對盧象升推崇備至,那幾次追擊戰,關鍵時刻該撤該進,全部是盧象升在決策。

而且盧象升還很給面子,都先跟胡定貴說,讓胡定貴來下命令。導致大部分騎兵士卒,以為胡定貴在指揮戰鬥,並沒有意識到盧象升才是決斷者。

騎兵追擊戰很考驗指揮能力,胡定貴還顯得太嫩。

如果沒有盧象升坐鎮,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被羅汝才白刃戰吃掉。

盧象升也寫了一封信回來,主要是總結龍騎兵的戰法:

第一,龍騎兵屬於騎馬火銃步兵,絕對不能使用騎兵戰法,也絕對不能跟傳統騎兵硬碰硬。要時刻保持與敵人的距離,寧可錯失戰機,也要保證自身安全。

第二,龍騎兵至少要五十人以上,才能保證戰鬥力,因為兵力太少,火銃齊射沒有威力可言。

第三,如果敵人是傳統騎兵,龍騎兵的最佳射擊距離在60步左右。距離太遠,命中力過低;距離太近,容易被敵方騎兵纏住。

第四,盡快換裝自發(燧發)火槍,火繩槍嚴重影響龍騎兵的戰鬥力。

第五,可將策(馬刺)安裝於皮靴上,更利於龍騎兵對戰馬的操控。

盧象升絕對有超強的指揮天賦,第一次帶著龍騎兵出戰,就自動學會該用什麽打法。

他追擊羅汝才時,沒有分兵咬住,或者拼死纏鬥,而是始終保持一定距離。敵快我快,敵慢我慢,完全跟傳統騎兵追擊戰不同。

分出少量兵力死纏,那是沒有用處的,開一槍便失去戰鬥力。

羅汝才同樣很理智,從頭到尾,除了試圖沖鋒白刃戰之外,其余時候都沒想過分兵斷後。他只有2000騎兵,分幾百人出去斷後,純屬送菜而已,一輪齊射就崩潰了,那樣反而會被一點點吃掉。

聰明的獵手,狡猾的獵物。

趙瀚放下信件,讓人去問宋應星的燧發槍研制情況。

宋應星不在南京,依舊留在江西那邊,回信說正在改進彈簧的生產技術,同時還在嘗試降低燧發槍的啞火率。

撞擊式燧發槍,早在萬歷中期就有了,一直是法國在推廣使用。隨著法王亨利四世遇刺,法國將領拒絕使用燧發槍,因為燧發槍的啞火率非常高。

由於三十年戰爭的刺激,歐洲這幾年又重新撿起燧發槍。

但必須進行改進,若能成功降低啞火率,燧發槍就能徹底取代火繩槍。

歐洲各國在改進,宋應星也在帶人改進,東西方的研發進程其實差不多。

另外,龍騎兵也是如此。

歐洲少數國家,已經出現龍騎兵。並且戰馬跟大同騎兵類似,都是被淘汰的劣質馬匹,真正的好馬用於組建傳統騎兵。

就連編制也類似,歐洲的龍騎兵,一個團數量在1000—1500人左右,大同龍騎兵則是2000人。

沖陣、格鬥、騎射……這些項目,龍騎兵都不會。

就是騎馬跑路,然後下馬射擊,沒有危險繼續射擊,一遇危險立即騎馬跑路。

唯一的例外是瑞典龍騎兵,火槍騎兵與龍騎兵合並,胸甲騎兵與無甲騎兵合並。於是出現一種裝備輕甲和騎兵劍,能夠騎馬沖陣,又能在馬背上進行火槍射擊的古怪騎兵。這玩意兒已經不能算龍騎兵,算是輕甲火槍騎兵吧。

瑞典多功能輕甲火槍騎兵的誕生,不是瑞典人有多善戰,而是……窮!

瑞典沒錢組建太多騎兵部隊,只能一種騎兵當幾種來用,大概屬於騎兵界的“要你命三千”。

盧象升信中所說那些,趙瀚只能暫時改進馬靴,即在騎兵的靴子上加裝馬刺。

中國古代也有馬刺,“策馬奔騰”中的“策”,便是馬刺。

至於燧發槍,繼續改進吧。

現在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啞火率太高。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歐洲的國王想推廣,將軍們卻堅決抵制。

火繩槍的擊發率超過70%,燧發槍的擊發率不到20%……

……

中院軍方向。

張鐵牛帶兵在通州(南通)登陸,還沒開始攻城,守將就派出使者,說想到南京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