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2頁)

華陽:“快了,明年八月禮部便會在全國采選秀女,秀女進京教養一段時間,次年春天弟弟十八,正好大婚親政。”

老祖宗早把本朝皇帝選妃的制度定了下來,內閣、禮部按部就班就是,母後能做的,就是在最終入選的五十位秀女中選出端莊賢淑的三個,再由弟弟自己從中選一人為後,其余的便是妃嬪了。

可惜上輩子華陽在元祐三年的臘月重生了,沒能看到弟弟選秀。

不過按照她當時的心情與脾氣,她大概也不會太關心,一個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的臭弟弟,她管他娶什麽樣的媳婦!

“等他成婚,你可還會去宮裏久住?”陳敬宗問。

華陽瞪他。

明知故問,民間百姓家,有幾個媳婦喜歡大姑子小姑子經常回家指指點點的?

皇家規矩本來就多,華陽雖然不怕未來的皇後弟妹,但也不想無故生事端。

.

次日端午宮宴,華陽與陳敬宗早早進了宮。

這下子,華陽也看到弟弟嘴角那個還沒有來得及消掉的火泡。

元祐帝注意到姐姐的視線,神色微微有些尷尬,怕姐姐笑他。

華陽沒笑,她有點心疼。

上輩子她大多數時間都無憂無慮的,重生後才裝了一肚子的心事,既要幫公爹除掉七大罪的禍根,也要想辦法破解父皇、陳敬宗甚至公爹的死劫。

可她有幾年的時間慢慢計劃準備,弟弟卻是每日都要面對一堆大大小小的朝事。

父母對子女的愛護不會因為子女長大成人便淡了,華陽對弟弟的情分也是一樣,哪怕弟弟早比她高了,弟弟始終都是弟弟,是那個她曾經抱在懷裏逗弄過的奶娃娃,是那個會在她裝哭時跟著掉眼淚的三歲孩童,也是那個會在她出嫁時,一本正經要求陳敬宗對她好的小太子。

元祐帝從小就懂得察言觀色,察父皇母後的言,觀眾大臣、宮人的色,因為他的一舉一動,也都在這些人的監督之下。

所以,他敏銳地捕捉到了姐姐眼中的疼惜。

元祐帝:……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火泡嗎,姐姐也不至於那麽心疼吧,仿佛他得了什麽大病似的。

少年皇帝既覺得姐姐大驚小怪,心裏又莫名暖呼呼的。

見面沒多久,華陽就與戚太後、安樂大長公主、南康長公主等女眷說話去了。

元祐帝帶著陳敬宗往外走,出門時,陳敬宗沒留意門檻,差點絆了一跤。

元祐帝奇怪地看過來:“駙馬有心事?”

宮裏處處規矩森嚴,這種被門檻絆到的錯誤,就算剛進宮的小太監宮女都不會犯。

陳敬宗看看元祐帝,低聲道:“臣在想方才長公主看皇上的眼神。”

元祐帝微微臉熱。

陳敬宗忽然嘆口氣,幽幽道:“倘若長公主肯那麽看臣一次,臣就是哪日倒在戰場上,這輩子也值了。”

元祐帝先是了然,跟著不悅道:“好好的端午佳節,你說什麽喪氣話。”

陳敬宗連忙告罪。

元祐帝再鼓勵他道:“你不用氣餒,只要你真心對姐姐好,遲早姐姐也會把你放在心上。”

陳敬宗一副受教的表情。

等所有人都到齊後,宮宴開始了。

華陽與陳敬宗同席,席位離戚太後、元祐帝很近,他們對面,便是陳廷鑒這個首輔大人。

陳敬宗靠近華陽:“看,老頭子辛苦幾十年才坐到這個位子,我才二十七就坐到了。”

華陽:……

陳廷鑒無意間看過來,恰好看到老四不知亂說什麽,挨了長公主的眼刀。

陳廷鑒收回視線,眼不見心不煩。

元祐帝也注意到了,突然有點同情駙馬,可能這輩子都不會被姐姐那般疼惜吧。

宴席開始不久,教坊司那邊的歌姬伶人陸續上台獻藝,有一群壯士模擬龍舟塞揮汗如雨的陽剛鼓舞,亦有歌姬彩裙飄飄仿佛仙女下凡的曼妙舞姿。

壯士們獻舞時,陳敬宗偷偷捏華陽的手腕,不許她盯著那些露著肩膀手臂的男人看。

華陽用指甲掐了他一下。

輪到歌姬們獻舞,華陽瞥向一旁的陳敬宗,就見他眼觀鼻鼻觀心,亦或是打量對面與呂閣老低聲交談的公爹。

華陽:……

她再看向坐在主位的弟弟。

說起來,母後對教坊司的歌舞規定很嚴,不許出現那種容易蠱惑弟弟的靡靡之音,獻舞的歌姬也都衣裙整齊,若弟弟是個好色的,對眼前的這些歌姬怕是生不出多少興致。

元祐帝本來在欣賞歌姬們的舞姿,發現陳廷鑒、呂閣老歪著身子在談論什麽,元祐帝忍不住就猜疑,地方是不是又出了什麽亂子。

呂閣老忽然面露笑容,陳廷鑒也摸著胡子笑了笑。

元祐帝:……

什麽事那麽好笑,也說給他聽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