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頁)

元祐帝突地心跳加快!

老頭子是認真的,還是又挖了一個陷阱等著他跳?

等會兒曹禮可就要回來了!

回想這一年來老頭子對他的態度緩和不少,元祐帝決定再相信老頭一次,小臉瞬間垮下來,言辭誠懇地道:“不瞞先生,我確實很累,早上常有覺不夠睡之感,雖然還能堅持起床讀書,可我頭腦昏沉,讀書也是事倍功半,不知先生能否減少朝會次數,待我年長體力足以支撐時再恢復正常朝會?”

去掉朝會時間,他每天就可以多睡至少半個時辰!

陳廷鑒在少年皇帝眼中看到了淡淡的血絲。

他面露遲疑。

元祐帝:“我知道先生擔心什麽,無非是怕我以後也懶惰怠政,可我向先生保證,待我親政,我一定做個勤政的明君。”

陳廷鑒終於道:“好,臣信皇上。”

這時,曹禮端著提神茶回來了。

陳廷鑒繼續整理書冊,元祐帝擡起袖子,假裝又打了一個哈欠。

授課結束,陳廷鑒就去求見戚太後了。

戚太後聽說陳廷鑒要減少朝會的次數,皺眉道:“是不是皇上跟閣老抱怨上朝辛苦了?”

陳廷鑒微微躬著身,恭敬道:“回娘娘,皇上非但沒有抱怨,反而還極力掩飾其困乏,是臣覺得,皇上現在正是長身體的年紀,龍體與學業同樣重要,倘若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皇上讀書時難以集中精神,越是如此越難見成效,繼而導致皇上厭學厭政,長此以往,得不償失。”

戚太後沉默。

陳廷鑒看她一眼,道:“娘娘,皇上畢竟才十四歲,臣以為,培養皇上對學習、理政的興趣更為重要,若因學業繁重致使皇上生出抗拒之心,皇上此時年少不得不聽從您與臣的教導,將來皇上親政了,誰又能約束皇上?”

遠的不提,本朝恣意妄為的皇帝就夠多了。

戚太後顯然很清楚皇家的一眾祖宗們,正是因為她的皇帝公爹、皇帝丈夫都“太出息”,她才怕兒子步祖宗們的後塵,自幼便嚴厲教導。

戚太後已經認可了陳廷鑒的提議,但還是好奇地問:“閣老以前素來嚴厲,為何這兩年待皇上溫和了許多?”

她也得防著陳廷鑒為了討兒子的歡心,故意縱容兒子的一些劣習。

陳廷鑒慚愧道:“說來不怕娘娘笑話,臣年輕時高中狀元,人人誇贊,後來又蒙先帝與娘娘的賞識,入宮教導皇上讀書,臣的長子、次子、三子也都是狀元探花之才,臣便也覺得,臣在教書一途上確實有些真本事,臣信奉的嚴師出高徒也是至理名言。”

戚太後點點頭,滿朝文武,誰不欽佩陳廷鑒教子有方?

陳廷鑒繼續道:“臣的四個兒子,臣一直以為,臣那桀驁不馴不服管教的四子會是最沒出息的一個,這輩子都只能靠著長公主駙馬的身份耀武揚威了。然而前年,臣四子率領大興左衛在演武比試中奪魁,去年他又在平叛路上立下戰功,外人誇臣虎父無犬子,他們卻都忘了,臣四子十歲便自己回了陵州老宅,他有現在的出息,與臣沒有半點關系。”

“臣這兩年便時常反思,臣的長子、三子能高中狀元、探花,其實都是他們自身的才幹,臣並不曾真正教導他們什麽。臣真正教導的,只有皇上與臣四子。而因為臣的嚴格,臣四子越發離經叛道,連書都不讀了,待臣發現他真正的才幹後,臣再面對皇上,時常會驚出一身冷汗,唯恐臣先前的嚴格會不會已經在皇上心中埋下了對讀書的反心。”

說到這裏,陳廷鑒跪了下去:“娘娘,果真如此,臣便是千古罪人,請娘娘責罰!”

戚太後好笑道:“閣老後面這話言重了,前面的話也過於自謙了。駙馬的兩個哥哥有天分不假,但他們能有今日的成就,也離不了你做父親的悉心栽培。至於駙馬,他不愛讀書乃是天性,並非完全是跟你對著幹。”

陳廷鑒:“或許吧,也可能是臣老了,對教書育人也有了新的感悟,這感悟未必就是對的,如何教導皇上,還請娘娘做主明示。”

滿朝文武,戚太後最信任的從來都是陳廷鑒,就算陳廷鑒教導皇上的方式變了,只要有理有據,戚太後照樣支持。

“閣老所言頗有道理,就按你說的先試試吧,倘若皇上辜負了閣老的一番苦心,越發憊懶,閣老再繼續嚴厲待之。”

陳廷鑒領命,低頭告退。

戚太後看向窗外。

駙馬與陳閣老父子不和,她早就有所耳聞,可誰又知道,皇上與她這個母後也不怎麽親厚呢?

她知道該如何做一個好皇後,但她有沒有做成一個好母後,大概只能交給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