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2頁)

陳伯宗道:“四弟給的理由雖然聽起來牽強,可整個金吾前衛,確實戚瑾最有嫌疑,更有可能,他通敵並非是為了與四弟的私怨,而是意圖阻攔您的改革,果真如此,戚瑾背後或許還有其他官員支持。”

陳廷鑒看向窗外。

如果這一切都是戚瑾個人所為,此子也太過陰狠,倘若戚瑾只是受了其他官員的指使,那些官員還真是挑對了人,他若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質疑戚瑾,將戚太後又置於何地?皇上太小,很多事情都是戚太後替皇上做主,倘若戚太後對他有了隔閡,改革如何繼續?

陳廷鑒相信戚太後的公允,真的證據確鑿,戚太後對戚瑾這個侄子也能大義滅親。

這事壞就壞在,老四解釋不清他是如何猜到有人通敵的,任誰看都像淩汝成故意做局提拔兒子、陷害戚瑾。

陳伯宗忽然道:“父親,我們該慶幸,無論如何,幸好四弟有所防備,不然白河嶺一役……”

陳廷鑒臉色一沉。

如果老四沒有防備,只帶大興左衛的五千人闖入白河嶺的埋伏,以他的脾氣,哪裏肯束手就擒?

“調查戚瑾與金吾前衛的事就交給你了,切記要謹慎,不要打草驚蛇。”

陳廷鑒太忙了,只能把此事交給已經足以托付大事的長子。

陳伯宗鄭重應下。

.

就要過年了,趕在小年官員休假之前,朝廷雷厲風行地給河南八王定了聯合造反的罪名。

主謀豫王、叛軍主將郭繼先等都是斬立決,其他藩王宗室全部貶為庶民,除了保留足夠他們安身立命的一點田地,其他私產全部充公。

與此同時,元祐帝也分別給其他藩王送去了一封信,看似在訴說河南諸王欺負他年少的委屈,實則是在藩王們耳邊敲了一記警鐘,警告眾藩王安分守己,莫要步河南八王的後塵。

華陽雖然待在長公主府服喪,吳潤自有辦法將街頭巷尾的消息傳遞給她。

此外,她的姑母安樂大長公主也隔三岔五地過來坐坐。

“豫王一出事,南康算是徹底老實了,以後肯定不敢再來挑釁你。”

坐在暖閣裏,安樂大長公主嘆了口氣。

華陽是她的侄女,豫王、南康也是她的侄子侄女,雖然她與先帝不是一個娘生的,她與這些侄子侄女們的血緣也隔了一層,可到底都是她親眼看著長起來的孩子們,突然鬧成這樣,一個死了一個再也驕傲不起來,安樂大長公主心裏也怪不是滋味。

上輩子的這個時候,華陽對南康那邊並不感興趣,此時倒是有閑心問了問:“她現在過得如何?”

安樂大長公主:“跟你一樣,待在家裏服喪呢,好在你娘仁善,沒有遷怒她,該給她的長公主冊封都給了,靖安侯府暫且也沒有受什麽影響。”

華陽點點頭,豫王做了錯事,南康並沒有造反的膽子,只要她別犯傻想著替哥哥報仇,依然可以衣食無憂地過下去。

陪華陽用了午飯,安樂大長公主告辭了。

陳敬宗這才從流雲殿過來見華陽。

後日就是除夕,往年夫妻倆都是跟著陳家眾人一起過,今年只有他們倆,鞭炮也不能放,難免顯得冷清。

陳敬宗:“你若想出門,咱們可以傍晚偷偷溜出去,最近街上還挺熱鬧的。”國喪只有三個月,早解除了。

根本不可能的事,華陽理都懶得理。

陳敬宗看眼她的裙子,關心問:“肚子還疼嗎?”

華陽早上來的月事,疼不至於,就是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

陳敬宗將她抱到內室的床上,替她塞好被子,免得冷著。

華陽問:“不如你偷偷回家一趟?大過年的,好歹見見母親。”

陳敬宗:“她身邊有老頭子,有兩對兒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也能湊一桌了,不缺我一個。再說了,你在陵州住了兩年都沒有鬧著回京,我難道比你還嬌氣?”

華陽:“我是因為離得太遠,如果你們老家也在京城,我就算不回宮,也會回這邊自己住一陣。”

陳敬宗得意道:“幸好離得遠,你沒辦法只能天天看著我,看著看著才喜歡上了。”

華陽:“做夢呢,我才不喜歡你這樣的。”

陳敬宗笑而不語。

華陽瞪他:“傻了?不喜歡你你還高興。”

陳敬宗掀開被子躺進來,把她往懷裏抱。

華陽:“你別亂動。”

陳敬宗知道她怕弄臟裙子與床褥,只一個姿勢抱著她,親親她白皙的額頭道:“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樣子,就像你不喜歡那件黑漆漆的大氅才送了我,就像你隨軍只是為了和談為了立功,與我沒有半點關系,包括你夜裏喜歡貼著我睡覺,也只是因為把我當湯婆子。”

華陽:……

他的語氣,怎麽越說越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