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頁)

見華陽目不轉睛地盯著他,農夫笑了笑,放下背上藥簍,躬身行禮道:“草民李東璧,見過公主。”

華陽本來就有了幾分猜測,聽到他自報姓名,華陽頓時喜出望外,小跑幾步來到這人面前,歡喜道:“居然真的是李太醫,您怎麽會在這裏?”

李東璧乃本朝名醫,曾經在太醫院任職,替景順帝治過病,小時候華陽染過一次風寒,病得很嚴重,也是李太醫幫她治好的。

只是那時候華陽才十歲,再加上重生,記憶早模糊了,若非李東璧風采過人,令人印象深刻,華陽可能連眼熟的感覺都不會有。

李東壁笑道:“公主有所不知,草民是湖廣蘄州人士,近日恰逢到武當一帶采集藥草,不想竟能得遇公主仙姿。”

華陽之美,任何人都能見之不忘,現在的她雖然與十歲時比五官長得更開了,可那份美貌,李東璧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而且他也聽說了華陽公主鞭笞湘王的事跡,知道這個時間公主確實在湖廣。

兩人敘了會兒舊,華陽才想起給李東璧介紹陳敬宗,簡簡單單兩句話:“這是我的駙馬陳敬宗,陳閣老家的四公子。”

李東壁打量陳敬宗一番,誠心誇贊了一番駙馬好相貌。

畢竟他並不了解陳敬宗什麽,只能誇臉了。

接下來的山路,華陽根本就像把陳敬宗忘了一樣,一直與李東壁並行,問問他背簍裏都是什麽藥草,再問問離開京城這些年李東壁都做了什麽。李東壁呢,他也沒有太在意華陽的公主身份,倒像是把華陽當成一個忘年小友,姿態從容而慈祥。

陳敬宗走在兩人身後,目光時而落在華陽的笑臉上,時而落在李東壁的山羊胡上。

不知道是不是他想多了,華陽似乎特別偏愛老頭子、李東壁這等上了年紀又有真才實學之人。

在華陽的熱情相邀下,李東壁隨他們來了太和宮的客院,共用晚飯。

晚飯結束時,華陽看眼陳敬宗,對李東壁道:“不瞞李太醫,我的婆母近年常受腰酸之擾,不知可否請您隨我們回趟陵州,替她老人家瞧瞧?”

陳敬宗:……

母親還沒到五十,瞧著也挺硬朗的,並不曾跟他們念叨過腰酸,怎麽突然就到了需要請李東壁看診的地步?

還是華陽太孝順,一點小問題都見不得母親忍受,將他這個親兒子都比下去了?

李東壁一心采藥,換個人邀請他去問診,他定會拒絕。

可對上華陽那張誠懇相邀的小臉,李東壁便不忍心叫公主失望。

“既然公主有這份孝心,老夫就隨你們走一趟吧。”

華陽很高興,喊來周吉,叫他親自送李東壁回他的落腳之處,明早他們的車馬會直接去那邊接應。

李東壁走後,陳敬宗跟著華陽進了屋,疑惑道:“母親跟你提過她腰酸?”

華陽:“不曾,不過她與父親都上了年紀,老人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問題,咱們既然遇到了李太醫,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你也看到了,李太醫四處采藥行蹤飄忽不定,等二老真犯了什麽隱疾再去尋他,可就沒地方找了。”

陳敬宗:“可如果二老身體沒有問題,你不是讓李太醫白跑了一趟?”

華陽挑眉:“二老重要,還是耽誤李太醫半個月行程重要?”

陳敬宗再跟老頭子對著幹,讓他選他也會選自家二老,他只是被華陽人前人後的表現驚到了:“你這公主,招待李太醫時仿佛將人家當成了親爺爺,誰成想你只是想利用李太醫的醫術,我看他也快六十了,該說你對他太功利,還是說你對老頭子太敬重?”

歸根結底,她還是為了家裏的老頭子!

華陽瞪他:“我是要他幫父親母親都看看,你為何只說我敬重父親?”

陳敬宗:“猜的,你對我們家哪個好,其實都是因為對老頭子愛屋及烏。”

華陽:……

她背過去,徑自梳起頭來。

陳敬宗坐到她身邊,看著她的臉道:“你只有心虛了,才會不再頂我。”

華陽哼道:“我對父親愛屋及烏又如何?我就是個功利的人,敬重父親也是因為父親有閣老之才,能輔佐父皇治理江山,能讓我朝百姓過上好日子。但天地可鑒,我對父親只有敬重,你少在那陰陽怪氣、胡言亂語,傳出去你、我、父親都要淪為笑柄。”

陳敬宗:“這個我懂,你還不至於眼瞎到放著我這樣英俊強壯的駙馬不愛,反而去惦記一個五十多歲的糟老頭子,只是我不明白,內閣閣老那麽多,你為何獨獨看重我們家這個,他離京時只是次輔,論政績也不如首輔乃至前任首輔。”

華陽將簪子放在桌子上,拿起梳子,梳了兩下頭,才瞥了他一眼,笑道:“多多少少還是看臉吧,從小到大我也見過十幾位閣老,論容貌風采,無人能勝過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