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

山上搭了十幾片避雨棚子,陳家單獨占了一片,也是地勢最高的一片。

棚子只兩間堂屋那麽大,中間掛了兩條接在一起的粗布簾子,簾子底下的兩角分別系上一塊兒石頭墜著,免得簾子隨風飄揚。

簾子外側給男丁休息,朝著山頂那一側給女眷。

棚子裏面備了三條長木凳,主仆眾人簡單地整理一番箱籠,這就坐下來休息了。

華陽脫下油衣,雖然鞋子只是表面濕了點,朝雲還是服侍她換了一雙。

相比起來,其他人就狼狽多了,尤其是不能著涼的羅玉燕,在丫鬟們的擁簇下,連褲子都換了一條,身影交錯,白皙光潔的小腿若隱若現,哪怕這邊都是女眷,羅玉燕還是窘迫地漲紅了臉龐。

華陽移開視線,無意般掃過齊氏的身影。

齊氏到底是鎮上出身,沒那麽講究,只換了雙鞋子,再把那個包袱外面淋了雨的油紙換了個新的。

齊氏也知道自己背個包袱顯眼,與其讓別人暗中猜疑她是不是裝了什麽寶貝,齊氏特意打開包袱一角,露出裏面半舊的紅衣,對孫氏解釋道:“大嫂看看,這是我出嫁時我家祖母親手為我縫制的嫁衣,她針線好,我們家每個姑娘出嫁她都要樂呵呵地繡嫁衣……”

說著,齊氏還抹了抹眼睛,顯然那位祖母早就去世了。

孫氏哪能想到這嫁衣只是齊氏掩飾其他東西的幌子,走過去拍了拍齊氏的肩膀:“好歹老太太還給你留了件念想,莫哭了。”

齊氏點點頭,仔仔細細塞好嫁衣,重新系上包袱。

孫氏移步去關心兒媳羅玉燕。

羅玉燕是真的在哭,她太不容易了,懷孕不久就要趕路,孕後期又撞上這邊發洪水,千辛萬苦冒著雨爬了半座山。

“娘,你們且在這邊休息,我們去山下接父親。”

隔著簾子,響起陳伯宗板板正正的聲音。

孫氏:“去吧去吧,別光顧著你們父親,你們也要小心趕路,莫要摔著了。”

“是。”

沒過多久,三兄弟的身影就出現在了下山的小路上。

華陽望向遠處的山。

連綿的青山間盤踞著團團水汽,宛如仙境,這是京城那邊從未有過的奇景。

大雨沖刷著枝葉澆打著地面,各種聲響混雜在一起,置身簡陋棚子下的她,竟然心平氣和。

快到傍晚,陳家父子與最後一波轉移的百姓順利來到了山上。

簾子遮掩了男丁們的身影,只有刻意壓低的聲音傳了過來,基本都是陳廷鑒、陳伯宗、陳孝宗在說話,陳敬宗沒什麽動靜。

又過了一會兒,陳家的小廝過來了,從下面的粥棚裏帶來了熱乎乎的米粥,還有一摞熱乎乎的菜餅。

丫鬟們繞過去,把女眷的端過來。

四宜堂因為行李少,朝月特別帶上了公主專用的碗筷,滾燙的粥倒過來,瞧著幹幹凈凈的,便能控制著不去想大鍋粥熬制的過程。

華陽只吃了小半碗粥,勉勉強強填填肚子。

天黑下來,華陽像其他人一樣坐在椅子上打盹兒,實在困了,就靠著朝雲眯一會兒。

其實華陽更想陳敬宗過來陪她,他那麽強壯,她就是靠著他睡一晚也不用擔心他會不會累。

這一晚過得極其難熬,當天色終於亮了一些,華陽也像其他人一樣,在狹小的棚子裏緩緩走動活動身體。

大雨繼續,朝遠處的鎮子望去,只見一片片黃水沿著街道滾滾而流,很多人家院子裏都進了水。

丫鬟提了兩桶溫水過來,這是給主子們洗臉用的水。

所有人都盯著兩個桶,孫氏自然而然地吩咐朝雲、朝月:“先服侍公主。”

二女應了聲,並不客氣,分別打濕手裏的巾子,一個幫華陽擦臉,一個幫她擦手。

饒是如此,棚子裏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便。

勉強用了些早飯,華陽繼續欣賞山間的雨景。

珍兒出去一趟又走了回來,用不高不低的聲音請示道:“公主,駙馬要去山頂看看,問您想不想同行。”

華陽怔了下,隨即想了起來。

上輩子陳敬宗也邀請過她,當時華陽恨死了這般處境,哪有心情去看什麽破山頂。

如今,華陽看向婆母。

孫氏笑道:“去透透氣也好。”

朝雲、朝月立即伺候華陽披上已經擦幹的油衣,再用兩張油紙包裹住華陽的鞋子。

準備完畢,陳敬宗撐著一把大傘,繞到了女眷這邊。

華陽踩著油紙走路並不方便,還是丫鬟們扶著她小心翼翼地挪到了陳敬宗面前。

羅玉燕唇角輕揚,她倒要瞧瞧,華陽這樣子怎麽去山頂“走走”。

念頭剛落,就見陳敬宗彎腰,左手撐傘,右手將華陽直直抱了起來,那輕松勁兒,像抱個孩子!

華陽下意識地環住陳敬宗的脖子,頭也搭在他肩頭,面朝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