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3頁)

他占了次間,華陽就去了內室。

結果她剛在窗邊坐下,陳敬宗竟跟了進來,大張旗鼓地坐在她對面。

華陽擡眸,用眼神詢問他有何事。

窗外艷陽被濃密的槐樹枝葉遮掩,但光線依然明亮,映照得她的臉瑩白通透,世間最美的玉也比不過這張美人面。

陳敬宗腦袋裏想著帳間她烏發淩亂雙頰潮紅的畫面,面上倒是正經:“只吃雞魚會膩,下次我拿獵物去那個鎮子換些豬肉鴨肉。”

華陽繼續看書,可有可無地道:“隨你,別叫人認出來就好。”

陳敬宗:“嗯。”

華陽看了兩行字,重新擡眸,撞上他光明正大打量她的眼,黑沉沉的,眼底似燃著火。

兩輩子,陳敬宗都是唯一敢用這種眼神看她的人,除非皇親,其他男子連直視她都不敢。

“沒事就出去。”

華陽瞪著他道。

陳敬宗:“去哪?三嫂身邊的嬤嬤還在廚房,讓她看見我去東耳房,心裏不知道要怎麽編排你我。”

華陽:“那就去次間待著。”

陳敬宗:“為何非要出去?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咱們互不打擾。”

華陽覺得他的視線就是打擾,就像身邊多了一條野狼,誰還能專心看書?

“你不是喜歡進山嗎?還有一整個下午,你可以再去一次。”

“累了,不想動。”

華陽:……

她拿著書出去了,讓丫鬟將躺椅擡到樹蔭下,她愜意地躺了上去,然而一擡眼,就見陳敬宗坐在窗邊,臉朝著她。

就在華陽準備舉高書擋住自己時,陳敬宗走開了。

華陽瞬間放松下來。

.

四月一結束,端午就在眼前。

大戶人家過端午的花樣可多了,或是養支龍舟隊伍去河上比賽,或是請個戲班子來家裏唱戲,一家老小歡聚一堂。

今年陳宅的端午注定冷清,但還是要聚在一起吃頓飯。

主宅那邊派丫鬟來傳話,丫鬟走後,陳敬宗對一旁不太上心的華陽道:“這回要說哪裏不舒服?”

老太太去世,下葬前後陳宅裏都有一堆的事。

像來客吊唁等等、自家人守夜喪等等,華陽一概都不露面,只在初到當日給老太太上了香、下葬之日送了棺。

但無論陳宅眾人、吊唁的賓客還是鎮上觀禮的百姓,都覺得堂堂公主殿下就該如此。

陳敬宗自己都厭煩與家人應酬,倒是也能理解華陽的避而不見。

只是面子活兒得做齊,回避就得找個理由。

華陽挑眉看他:“什麽不舒服?”

陳敬宗:“你不去家宴……”

華陽:“誰說我不去了?”

別說陳敬宗,朝雲都驚訝地看向自家主子。

華陽繼續欣賞花壇裏的牡丹。

這些牡丹都是名品,可能是移栽過來的緣故,耽誤了花季,這兩天才開了起來。

碗口大的趙粉,花瓣層層疊疊,薄如織錦。

華陽看著這些花,很想她留在京城的那些錦衣華服,其中好些都是照著各種牡丹的顏色印染的,放在花叢中足以亂真。

陳敬宗眼裏的她,比那些牡丹美多了,但現在他更好奇她究竟是怎麽想的。

“那些家宴,你一向都不喜歡參加,這次怎麽要去了?”

陳敬宗走到她身邊問。

華陽無法給他什麽理由,只能擺出公主的任性:“想去就去,怎麽,不行嗎?”

陳敬宗:……

他有什麽不行的,折騰的是老頭子他們。

換個懂事的兒子肯定要去給自家父母通風報信兒,要他們做好迎接公主兒媳婦的準備,偏陳敬宗沒那麽“懂事”。

初五一早,陳家各房都匯聚到了主宅的澹遠堂。

陳廷鑒、孫氏夫妻倆是最先到的。

陳伯宗、陳孝宗兩家子與東院的陳廷實一家五口差不多前後腳到。

陳廷鑒與弟弟陳廷實說著話。

孫氏身邊圍著二郎、三郎兩個乖孫,就是要招待弟妹齊氏,也難免被孫子們吸走注意力。

齊氏面上帶笑,心裏很不痛快,如果她也是官夫人,孫氏敢這麽怠慢她?

她不著痕跡地打量陳廷鑒,想著他閣老的身份,只覺得那把長須都越看越飄逸,陳廷實在他面前就像個種地的!

齊氏羨慕大房的男人,她的兒子陳繼宗偷偷地瞥了俞秀、羅玉燕幾眼,只覺得兩位堂嫂樣樣都比他的媳婦好。

“祖母,我餓了。”

三郎清脆的聲音突然在廳堂裏響起,隨即眾人都是一靜。

三郎才三歲,沒注意到周圍的變化,只是期待地看著祖母。

在京城吃香喝辣的小少爺,回老宅後天天都吃那些素菜,好不容易能吃頓粽子,三郎都期待無比。

孫氏剛要哄孫子,外面丫鬟帶著三分喜七分驚地轉過來:“老爺,老夫人,四爺與公主來了!”

陳廷鑒第一個站了起來!